1)154 历史无法重来,苏东坡只此一位_对话古今:我打造节目,国宝有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毫无疑问,苏轼身上笼罩着的那一层神性,经过易泽这么一打岔,已经逐渐的剥离。

  他不再是那个高在云端的苏子瞻。

  他是一个同普通人并无二致,有鼻子有眼的苏东坡。

  无形之中,观众与俗世的距离拉近了。

  那种疏离感逐渐的消失,留下来的是一种亲近的感觉。

  人对于历史人物,特别是那种出名的历史人物。

  在很多时候,都心怀敬畏。

  这很正常。

  因为在这些人物的身后,历史的厚重感足以将所有人压得喘不过气来。

  提起苏轼,总是能会想到他在文学上创造出的惊人成就。

  这种一般人达不到的成就,足够让苏轼同普通人之间疏离开来。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不可否认,苏轼有神化的趋势。

  而易泽做的,则是将逐渐神化的苏轼,还原成一个有血有肉、有世俗的欲望的苏东坡。

  那些民间流传着的,与苏轼相关的小故事,毫无疑问,也是百姓拉近与苏轼距离的方法。

  比如说:

  苏轼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

  正举杯畅饮间,苏东坡忽然用手往江岸一指,笑而不语。

  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扇子抛入水中。

  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

  苏东坡的上联是: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的下联是: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毫无疑问,佛印是有关于苏轼故事中出现的最多的一个人物了。

  与他相关的还有许多。

  一日中午,苏东坡去拜访佛印。

  佛印正忙着做菜,刚把煮好的鱼端上桌,就听到小和尚禀报:东坡居士来访。

  佛印怕把吃鱼的秘密暴露,情急生智,把鱼扣在一口磬中,便急忙出门迎接客人。

  两人同至禅房喝茶,苏东坡喝茶时,闻到阵阵鱼香,又见到桌上反扣的磬,心中有数了。

  因为磬是和尚做佛事用的一种打击乐器,平日都是口朝上,今日反扣着,必有蹊跷。

  佛印说:“居士今日光临,不知有何见教?”

  苏东坡有意开和尚玩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说:“在下今日遇到一难题,特来向长老请教。”

  佛印连忙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岂敢,岂敢。”

  苏东坡笑了笑说:“今日友人出了一对联,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在下一时对不出下联,望长老赐教。”

  佛印不知是计,脱口而出:“居士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今日怎麽这健忘,这是一副老对联,下联是:积善人家庆有馀。”

  苏东坡不由得哈哈大笑:“既然长老明示磬(庆)有鱼(余),就请让我就来大饱口福吧!”

  有意思的是,佛印还是个酒肉不忌的和尚。

  耳语王安石之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