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章:老旧军火,按斤卖_民国合伙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章:老旧军火,按斤卖

  两个黑衣保镖开始在里面忙活起来,主要是把这个废弃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封存仓库里的武器列表拿出来。

  就这样,一支支武器被摆在了刘青山和阿列克谢面前的地板上。

  而阿列克谢则拿起这些保养居然还算可以的枪械,刘青山可以清楚的看到绝大部分枪械都被黄油纸包裹着,里面显然进行过精心的保养手续,而且每隔多少年就要检查重新保养一次,这样,才在苏联解体几十年后依然保持着不错的状态。

  “dp轻机枪,这个大转盘是不是特别显眼?”阿列克谢拿起一把轻机枪,递给刘青山。

  接过这把又被称之为‘捷格加廖夫轻机枪’‘转盘机枪’的世界级著名轻机枪,刘青山简单的打开了转盘,查看起来,保养都很好,几乎可以直接拿出去开枪。

  这枪好像因为生产年限的原因,被称之为dp-27或dp-28,全世界的总产量,算上仿制的话,大概有七十多万支吧。

  “还有这,1910/30型马克沁重机枪。”两个黑衣保镖拖着一挺带轮子的重机枪过来,阿列克谢就上去操纵了一番。

  俄制马克沁重机枪和苏制马克沁重机枪的最大特征,就是那小挡板和轮式枪架,从最开始给1905型马克沁重机枪加上挡板和轮式枪架后,一直到这种重机枪退役,除了材质外都没有太大的改变。

  刘青山记得志愿军在朝鲜作战的时候,就大规模装备了这两种机枪。

  1930型的马克沁重机枪,拿偌大的枪管上还有一个小盖子,打开后可以向里面注入冷却水,志愿军战士在冬季作战的时候,往往抓着一把寒冰就往里面塞,作为水冷重机枪,倒也很方便。

  很快,黑衣保镖们不知道从哪儿找来了一份有些年纪的文件单,递给了阿列克谢。

  阿列克谢看着上面的数据,挠了挠头,递给了刘青山身边的徐佳乐:“还是请翻译来翻译翻译吧。”

  刘青山点了点头,徐佳乐接过文件清单,仔细看了起来,然后凑到刘青山身边小声跟他翻译起来。

  “这里,是最后检查的时间,1985年,按照检查和包养顺序,应该是十年保修一次,然后91年苏联解体,就再也没有保修过了,这份清单也停止在了1985年。”

  “总计有1930型莫辛纳甘十万支,sks半自动步枪两万支,dp轻机枪五千挺,1910/30型马克沁重机枪一千两百挺,m1930(1-k)37毫米反坦克炮50门,19k45毫米反坦克炮200门,rm-38型50毫米迫击炮200门,82毫米迫击炮200门。步枪弹一千两百万发,上面写着这种子弹可以和莫辛纳甘步枪,dp轻机枪和马克沁重机枪通用。”

  “价格呢?”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