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11章 敢说敢想_佣兵192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这世界上,还没出现过几十万人规模的大规模城市巷战。没有人能认识到,巷战的伤亡率会有多高?

  所以,周文向校长提出,南京保卫战的主力必须是最精锐的中央军。

  就因为这个时期,大部分中央军的基层军官都是黄埔军校(现在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的军官生,有着极高的爱国热情和保家卫国的情怀。他们勇敢热诚,对国家、对校长都非常忠诚,也绝不怕死。

  由这些热血青年组成的军队,在强大的日军面前也毫不畏惧。在历史上的淞沪会战中,中央军精锐主力中的黄埔军校生往往都是带头冲锋在前,毫不退缩,最后几乎牺牲殆尽。

  如果将他们赋予守卫南京的重任,也绝不会让国人失望。

  周文建议,上海之战,中国方面最多投入30个师的兵力就要考虑撤退的问题。

  而从全国各地支援而来的部队,可以预先部署在上海和南京之间的两道国防线(现在还只是图纸)上做好防御准备。

  而南京城区的守卫部队,要以两个或三个德械师为主力,再辅与部分对南京城比较熟悉其他部队,比如宪兵总队、税警总团和中央军校教导总队,总兵力约8-10万人,以坚守三个月为目标,与日军展开巷战,利用南京城的每一个街道,每一栋楼宇,大量杀伤日军。

  其他部队在南京城周边没有必要跟日军硬拼,层层抵抗,层层阻截,然后就迅速转移过江,争取在长江对岸部署防御,守住南京的补给线和守卫部队的退路。

  如果能够达成战役目的,不但能给予日军重创,还能为后方安徽、河南等几个省的抗战赢得8个月以上的准备时间。

  要知道,历史上抗战初期,由于淞沪会战的溃败和南京短时间内就失手,导致整个中国军队在之后的组织和部署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混乱。

  而日军则是乘胜追击,南京是1937年12月13日沦陷,日军基本没有休整,就于1938年1月初就向徐州方向发起了进攻,意图打通与华北日军的交通线。

  从这就可以看出当时日军的强悍程度。不仅仅是在装备和军队素质上远超中国军队,就是连续作战的能力也是让人瞠目结舌。

  此时退守到武汉的中国军队,在经历连续的大败和溃退后,不但精锐部队几乎消耗殆尽,残余的部队也根本没有休整补充的时间。

  还好,当时日军是首先进攻徐州,而中国参加徐州会战的部队大部分都是后期赶来的其它省份的部队。虽然组织匆忙,但起码都还建制齐全,都还保存着一定的战斗力。

  虽然徐州会战最终还是以中国方面的失败而告终,但是也创造了如台儿庄大捷这般,在这个时期堪称辉煌的战绩。

  如果当时日军不是进攻徐州,而是直接对武汉发起进攻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