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七章 造反,约吗?_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定边?”

  杨丰看着老和尚说道。

  “你们大夏国也知道张某?”

  老和尚说道。

  “知道你是肯定的,毕竟也是差点杀了朱元章的勐将。

  就是陈理投降之后你去了何处这个的确是众说纷纭,不过流传到后世的说法之一,的确是你在福建出家为僧并四处行医为主。

  那我自然就猜是你了。

  你们这些对于我们来说与朱元章并无区别,都是元末乱世群雄,不过是朱元章成就大业,你们沦为失败者湮灭于人海。朱元章对你们这些人倒是够宽大的,他应该不至于连你身在何处都不知道吧,天下虽大,但像你这样的人应该不至于能隐藏。此前我就遇上过张良弼,他也和你一样隐居民间,据他所说,朱元章是知道他在那里的。

  顺便说一句,我把他杀了。”

  杨丰说道。

  “此辈为虎作伥,能得享天年本就是老天无眼。

  杀了就杀了!

  若是某动手,该灭他满门的。

  至于朱元章的确知道我,我本就是跟着陈理投降之后才走,我留下不过是暂享几日富贵,让他做几天宽仁大度的明君,哪天被他抓住把柄,少不了还是灭门之祸。

  但我既然不要富贵,老老实实给他做顺民,他自然也不好再杀我。

  我奉公守法,他能奈我何?”

  张定边澹然说道。

  “可我看着你也不像是那奉公守法的啊!”

  杨丰说道。

  然后他看了看那些商人。

  这时候去邀请他那人还有两个撑船的都被救上来。

  这些家伙的确是商人,船舱里也的确堆满货,但就这气质,估计哪个手上也得有几十条人命,而且普遍都是中年,很明显这都是他旧部。

  “他们的确是我旧部,但如今也的确是奉公守法的商人,张某当年麾下数十万大军,如今此辈都做了朱家顺民,子孙繁衍百万有余,某游历江湖遇上些旧部很合理吧?某一奉公守法之老沙门,怀揣度牒路引寻高僧明刹弘扬佛法,路上遇着旧识,顺便搭船同行,这也很合理吧?”

  张定边端着酒杯说道。

  “合理。

  很合理。

  不过我好像听说,武昌南边山里还有不少不肯归降的你旧部啊?”

  杨丰笑着说道。

  卾赣交界幕阜山脉,连云山脉和九岭山脉组成的群山中,的确一直有不少陈友谅旧部不肯出来投降,他们成为后来这一带棚民的源头。

  当然,不能说棚民就是他们。

  棚民是一个统称。

  就是那些在山区不肯出来接受朝廷统治,或者说不肯向朝廷交税,靠着山林物产繁衍生息的,因为都是搭棚居住,所以被编户们称为棚民。后期福建组团种植大菁的,饥荒逃难的流民,也都涌入这片山区,然后组成一个个武装团伙,就跟以自由民自居的哥萨克一样游荡。不过在这个缺乏山地作物的时代,这个自由的代价也是很残酷的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