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九切章 从军行【求鲜花求评价求打赏求一切】_大唐之神级说书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世民感动,纷纷喊道。

  “不重,诸位将士在外征战,朕在长安城等着诸位将士平安归来,定与诸位痛饮。”

  说完,李世民走下了校台。

  接下来便轮到李靖了,李世民看了他一眼,李靖自觉的走上校场的高台上,居高临下的看着大唐的数万将士,进行每次出征前的例行训话。

  “诸位将士们,吐谷浑一个月前,入侵我大唐凉州,屠杀我大唐百姓五千余人,抢掠财物无数,值此关键时刻,我等身为大唐将士,必须tg身而出,保家卫国。”

  一站在校台上,李靖好似变了一个人般,声情并茂的讲述道。

  其实李世民和李靖说了那么多,无非是为了鼓舞大军士气罢了。

  在古代敌我双方决战中,一旦那方士气先行溃败,那么那方一定是先败的一方。

  但是根据李易的观察,他发现李世民和李靖的训话,虽然有用,但是作用却也有限,李世民和李靖训话后,在场五万大军的士气虽然提高了一些,但距离可战之师,还差了很大一段距离。

  其实这也正常,毕竟人终究是怕死的。

  尤其是大唐的府兵制度,是有缺陷的。

  大唐府兵的平时任务便是在家种田务农,只有到了边关有战事吃紧的时候,朝廷才会征集他们为国打仗。

  这样做虽然减少了国家的军饷支出,但每次大战开打之前,被朝廷召集起来的府兵们,已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平静日子,从战争的y影中走了出来,就好像个普通老百姓一样生活,习惯久了当个农民的府兵们,很难把状态,迅速恢复到正常的军人状态。

  所以每次朝廷打仗之前,皇帝和主帅都会先校阅军队,用语来最大程度的,挑起军队的斗志。

  “不上去讲两句吗”

  李世民下来后,看见他和李靖所说的话,因为千篇一律,所产生的效果实在有限,李世民有些头疼。

  他突然想到,自己身边好像还有一位,卖弄zui皮子的高手存在,因此他将目光看向站在旁边的李易道

  “李易先生,身为军师,要不你也上去讲一段”

  “陛下,您知道,要草民说话,一般都是要给钱的。”

  李易用开玩笑的语气道。

  “上去讲讲吧如果你说的不错,朕自然会不吝赏赐。”

  李世民道。

  “既然陛下都这样说了,那草民便上去勉强一试。”

  李易答应道。

  接着,李易便缓步向校台上走去,速度很慢。

  站在校台上的李靖,看见走上台来的是李易,他不由脸色一变,接着心中闪过了一丝气恼。

  他当然知道李易,是当今皇上李世民叫上去的,但问题是他现在需要的是豪壮志,鼓舞士气,,激发起这些府兵们,被平静生活抚平的斗志。

  “我倒要看看,你能被陛下看中,到底是有什么本事别是个绣花枕头。”

  李靖讲完,退到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