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八章 第一批农民工_工业为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付新想到的办法,自然就是将来二十一世纪,号称这个世界超大的团体,农民工了。

  中国人自古就要恋乡癖,如果不是穷,中国人一般是不愿意出来的,不愿意出来,自然就是穷,在这种死循环之下,为了将来的美好生活,在将来,将有一个团体,走了出来,他们就是农民工了。

  “农民工?”莫离愣了愣,这可是一个新名词啊,但是随即他说道:“付总,去乡下招收农民的话,可是可以,但是,土地和粮食才是国家的根本,我们这样去招工,政府那边……”

  另外还有一点,莫离没有说出来,那就是从农村招工对现在而言是一件十分遥远的事情。

  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农村孩子当工人的大门就已经关上,只有极少数的幸运儿能够因为各种机缘巧合而摆脱农民身份。乡镇企业的兴起,让一部分农民走进了工厂,但他们基本上都是离土不离乡,甚至于是车间和地头同时兼顾,算不上是真正的工人。

  但付新知道,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工业和服务业将会产生出越来越多的用工需求,届时,将会有两亿以上的农民离开土地,远赴珠三角、长三角等工业发达地带,汇集成一支庞大的农民工大军。

  付新现在想做的,就是打破常规,打破囚牢,提前一步,把农民工给拉出来。

  “政府那边会不肯吧!”付新微笑这回答,“这个你就不要担心了。我可以去上面申请,我们先挑选一个地方作为试点。这个地方,我们就找那些很贫困,种田也无法保证温饱的贫困乡,我想,那里劳动力有剩余,应该可以出来一部分人。”

  “这样啊,可是可以,上面不会有问题吧!粮食才是根本。”莫离还是有些担心。这个时候,粮食确实是根本,还没有几个人,会想到去农村招工。

  “你放心吧,我会去跟我爹商量好了,我们浔阳,还是有贫困乡的。”付新毫不在意地回答。他对这个计划,有着十足的信心。

  ……

  “付总,上面同意了我们去贫困乡招工的事情了?”莫离看着付新面满春风地从外面进来,立即好奇地问道。

  付新点头道:“同意了,省经委,省劳动厅都批准了这件事情。毕竟我们现在是在做先富带后富的事情。不过这一次,我们招工不是我们浔阳,而是在宜城,我也不知道上面的领导是怎么考虑的,要我们去宜城的义钧乡招工。也许,是陈叔在那里要求吧!”

  付新话里的这个陈叔。自然就是胖子陈观鱼的老爹陈宏了。

  “哦,那宜城那边怎么说?”莫离问道。

  付新回答:“宜城那边自然没有什么意见,这个义钧乡我知道,这是宜城最贫困的一个乡,说不定,就是我陈叔从哪里听到风声,我们华兴实业发展公司要去下乡招工,才从上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