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七章 糜旸密奏 君王三观_糜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件事就是之前,糜旸擅自捉拿列侯申耽引起非议一事。

  不过这件事在糜旸有着坚定盟友的情况下,虽然舆论上沸沸扬扬,但实际上对糜旸并没有造成太坏的影响。

  当时董允亦是为糜旸辩解的一员。

  第二件事就是之前成都城中的群臣劝进一事。

  在董允的叙说中,糜旸大致了解了那日在广德殿中发生的事。

  而这一切都不出糜旸所料。

  虽然糜旸在成都城中亦有着很多消息渠道,但是兼听则明,从不同人口中了解成都城中的近况,有利于糜旸分析局势。

  现在

  的糜旸虽然如之前在公安一般,乃是一地的主将。

  但是当初公安被十万吴军团团围困,像是孤悬海外的一个岛屿。

  汉兴郡与公安不同,汉兴郡的邻侧、后方俱是己方阵营所在地,交通顺畅。

  而糜旸现在亦正式进入世人的眼中,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时刻了解成都朝中大事就是很重要的事。

  在古代,政治大于一切。

  在回答糜旸的询问之后,董允已经有离去之意。

  糜旸见天色不早本有意留下董允,但董允虽对糜旸感官不错,还是以公事为重的人。

  刘备拒绝群臣劝进的那句话,早已经传遍成都城中。

  而关于糜旸是否收到,刘备让他认真探查刘协安危一事,成都中的各位大臣亦十分关注。

  在这样的情况下,董允想着早日回成都回禀此事。

  糜旸知道董允着急离去的原因是什么,所以他也没有多加挽留。

  糜旸亲自将董允送到船上,在船舱内,糜旸取出一封怀中的上书,让董允转交给刘备。

  并特地言明这封是密奏。

  密奏不是后世某些朝代的独创,早在两汉时期,就有一些大臣向君主呈上私密奏言的先例。

  而之所以被称为密奏,乃是这些奏表大多不发往尚书台,而是通过特殊渠道直接上奏给君主。

  其中一个特殊渠道便是交给君主身旁的侍郎,让他们转呈。

  本来糜旸想的是将这封密奏发往成都,让他的伯父糜竺转交给刘备。

  但现在董允到来,董允的品德还是信得过的。

  凡臣下有密奏上陈君主,无一不是要紧的事,所以董允很认真的收下糜旸给他的上书。

  随后在糜旸的礼送下,载着董允的船只缓缓离开了西城。

  在船只渐渐远离西城的同时,董允走出船舱。

  他看着城头上那早已风干的上百颗头颅,及西城外忙碌的一众修建房屋的民众士卒,他的眼中浮现若有所思之色。

  希望下次来西城时,他能看到不一样的风貌。

  在董允离去之后,糜旸回到了西城之中。

  从方才董允的叙说中,他大概了解了如今成都中的劝进态势。

  在自己的上书中,他不仅言明曹丕篡汉的事实,他还点出北方正在流传着刘协被害的消息。

  其实在吕乂一开始写给他的奏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