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_糜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到糜旸的话语后,诸葛亮的脸色微微变了下。

  诸葛亮的志向,一直是致力恢复光辉的大汉盛世。

  所以对于大汉的一些祖制,诸葛亮是发自内心的不想违背。

  在大汉众多祖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当年汉太祖的那句“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于这句白马盟誓之下,糜旸当下提出的想法,可谓是“大逆不道”。

  但诸葛亮也只是脸色稍微变了变,他并未出言训斥糜旸。

  诸葛亮的此番反应,原因有二。

  其中一个原因是,早在之前刘备就曾私下对诸葛亮说过,想追封关羽为王。

  亦就是说,糜旸的提议其实是奉旨行事。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诸葛亮虽看重忠义,但他绝不是迂腐之人。

  自在荆州投效刘备以来,诸葛亮可是亲眼目睹过刘备与关羽之间的情谊有多深厚。

  他们二人那般深厚的情谊,古往今来也是极为罕见的。

  加上关羽在生前,的确为大汉的复兴立下了大功。

  人人都说当年是糜旸守住了荆州,但实际上当年是关羽率军挡住了曹操亲率的魏军主力,否则的话糜旸是根本没机会打出公安之战的。

  而若是那一年大汉失去了荆州,那么大汉复兴的希望,是会直接破碎的。

  单单凭借这一功劳,关羽就可谓对大汉有再造之功,更遑论数十年来,关羽为大汉立下的其他功勋了。

  以上的两大原因,让诸葛亮心中生不起劝阻刘备的念头。

  相比于诸葛亮的脸色微变,刘备的脸色可就丰富多了。

  怀念,欣喜,遗憾,坚定,种种情绪汇杂在一起,表现着刘备当下波涛汹涌的心情。

  刘备用欣慰的目光看向糜旸,他说道:“难得你还记得这事。”

  当年关羽逝世后,刘备就对糜旸谈及了他想追封关羽为王的心思。

  那时刘备想的是在他逝世后,让糜旸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来推动这一件事。

  毕竟那时天下间谁能想到,短短数年间大汉就能收复了长安呢?

  时势的变化,超出了天下人的预料,那么原本的计划自然也要相应改变。

  趁着糜旸收复长安声望正隆的时机,来推动追封关羽为王一事,是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面对刘备的感慨,糜旸脸上显现郑重之色道:“先翁恩德,陛下恩德,臣一日不敢或忘。”

  糜旸的回答让刘备很是满意。

  可刘备心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顾虑:

  “你可知一旦你首倡这事,那么无论是当世还是后世,你都会受到不小的非议。

  人言可污人,亦可杀人。

  这件事亦无须现在即办。”

  刘备的顾虑,完全是在担忧糜旸。

  而刘备的话,亦是有道理的。

  诚然当下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可刘备从未逼迫过糜旸。

  从糜旸的个人利益来说,他完全没必要在当下主动提及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