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七章_凌天证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事了结过后,狗子大孬老老实实的回家种田,六子则在家照顾不省人事的芮子。

  中午,吴有辈邀请凌天杨武做客。宴席上,吴治经过梳洗打扮,相貌清秀,只是有些病态,吴氏抱着出生不久的婴儿,钱道士坐在凌天身旁,一副仙风道骨模样。

  饭局有些沉闷,吴有辈知道凌天吃完饭就走了,上午听其讲道听的云里雾里,可惜、、、

  凌天打破僵局,道:“大家能坐在这里就是有缘,不必在意离别,日后还会相见的。来喝酒。”众人举杯附和,酒入愁肠,淡淡苦涩。

  饭很快吃完,吴有辈雇了辆马车。临行前,吴治上前抱住凌天道:“凌大哥,我一定会听你的话。”说完在其怀中哭了起来。凌天排其后背道:“像个男子汉一样,别哭哭啼啼的。”

  然后放开吴治,对着杨武、钱道士、吴有辈挥挥手告别。

  要说吴治这人,还真被凌天猜中了。此人进吴府后,努力读书,弱冠之年,考取秀才,接着中举,最后进京面圣,被皇上赏识,封为状元。还乡之后,做三年落河镇父母官,治理的井井有条。三年后,被皇上召回京城,任太子陪读。

  民间有云:状元衣锦还乡日,便是福泽百姓时。

  有人得知吴治身世后,编了首歌谣:状元郎,五六岁,父母丧,据义庄,遇高人,亲指点、、、、、当然这也是后话。

  钱道士这人心地不坏,但有些贪财,上次被鬼缠住之后,再也不敢装道士骗人。仗着自己肚里有些墨水,在落河镇南边开了家私塾。吴治就是授业于钱道士,因此,吴治考取状元后,不断有人来拜访,想要请他授课,但皆被拒绝。钱道士经常谦虚道:“吾不知事多矣!自不如一少年也!”

  就这样,钱道士成了一代大儒,著有《少年奇谈》一书流传后世。

  杨武离开凌天后,去边关参军,天天打仗,生死不知。

  而六子不在偷懒,做起小本买卖,后来越做越大,成了落河首富。芮子自忘掉凌天后,生活变得像以往一样,不过经常帮六子照看生意。

  话说凌天坐着马车,出了落河镇。路上,不断想着,自己这样漂泊下去不是很好,先去一个地方暂居,等过个二三年再出来游历。随后,打定主意,找一个僻静小村庄居住。

  是夜,秋风袭来,将近五个月的舟车劳顿,凌天身体疲惫不堪,在林间,靠着大树休息。

  这时,忽然从草丛里跳出两个蒙面大汉,挥舞大刀,其中一人对着凌天喝道:“小子,还不赶紧把钱财交出。”凌天吓了一跳,起身回道:“两位好汉,我是个漂泊之人,想找个暂居之地。且身上并无分文,望两位大哥放我离去。”

  两个大汉互望了一眼,左边大汉笑道:“你这种人我见的太多了,还不快把钱财拿出。若我们动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