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二十五章 乱起(四)_混在127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些天,刘禹依然在干他的搬运工,中间还进一步完善了异时空的琼州地形图,力求精确到最大,为了做到这一点,陈允平发动了上千百姓,用的是那种裁布的皮卷尺,效率可想而知。

  这个问题其实由来已久了,两个时空之间的度量衡完全不一样,为了提高速度,他不得不迁就这个时空,毕竟后世的办法更多一些,换算起来也就是电脑里头编个把程序的事。

  在琼山县城那栋没有拆除的屋子,也就是招抚使司衙的大堂上,刘禹看着被铺在桌子上的一张高比例地形图,同他在一起的还有几个军士,负责将百姓们量回来的数据填上去,上千处需要确认的数据,每一处都要经过多次测量,最后得出一个平均数,这个工程量非常大,但又必须要做,因为这将影响到最后的规划设计图。

  “长流镇到石山的距离出来了,四千又八十三步三。”

  “那坂村到安久村是七千五百四十一步二。”

  “龙泉镇到龙塘少了六百五十七步,加上。”

  数据一个个地传了回来,一步五尺,大约相当于后世的一米五左右,为了便于计算,他直接将其确定为一比一点五,这么算的话,一丈等于两步也就是三米,一里等于一百五十丈也就是四百五十米。

  再没有施行现代教育的情况下,贸然普及后世的千米、米、厘等单位是不明智的,他也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反而将原本就使用的那些单位进一步细化,才能让那些大字都不识几个的老工匠和百姓们更加容易使用,在这个基础上,制造一批可用的量具,总要比他们这么一尺一尺地拉要强。

  好在现在的人手还是很足够的,随着过海前来的人口逐渐增多,那些还没有开始建房的百姓都需要一份足以糊口的工作,无论是挖地基、铺管道、还是打渔、伐木、缝制帐篷等等,只要有粮米,没有人会挑拣。

  而同时,一大批的基础建材作坊也在同时运作着,同以前的砖窑、石灰窑、沙石作坊相比,官府新近又开设了一个名为煤场的作坊,需要大批的普通劳力,没什么技术含量,只要有一把子力气就行。

  挖煤其实是个很古老的行当,优质的石炭可以直接当作燃料,在许多古籍当中都有记载,而这个煤场又有所不同,并不是要他们将那种黑黑的石炭挖得很深,而是将那些像小山包一样的黑山取下来的煤块,同地里头那种随处可见的黄土和一定比例的水相混和,再用一个简单的机械制出一个个蜂窝一样的圆球。

  至于这种圆球有什么用?别说那些百姓了,就是陈允平本人都不清楚,于是,当刘禹看着他用一块白布,包了一大堆撂东西进来时,还以为是带了什么吃食给他们,就这么在他的边上给打开,刘禹被他的动作惊动了,低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