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31章:伪权谋的《琅琊榜》_华娱之别样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车来了后,丫丫娇嗔一句,扭身走人,临上车之际,含情脉脉的回眸看了老孟一眼;

  老孟在高峰的提醒下,不得不前往聚美影视;

  看完两小时的《琅琊榜》精华片段,孟轻舟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很显然,这部号称最强权谋戏的电视剧,并没有让他精神焕发;

  见鬼的权谋大戏!

  很多所谓的权谋戏都是这个毛病。以为政治就是夺嫡,斗争就是使计,言必称“江山社稷,天下苍生”,但是关于一个国家最基本的选举、兵役、土地、税收政策,是一字不提;

  《琅琊榜》也不例外,老孟看了精华片段后,依然不知道这个叫大梁的国家,选拔是靠门第,靠举荐,还是靠考试?军队是国家招募的职业军人,还是平时生产战时打仗的农民?是耕者有其田还是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流离失所?每年财政收入多少,支出又是多少?

  所有的虚构和夸张,都可以用“架空”两个字轻轻揭过,是,时代可以是虚构的,但是如果这些关乎国计民生的政策一字不写,这个国家就是飘在天上的,所谓的“政治斗争”就是空中阁楼,所谓的“天下苍生”就是一句口号。

  观众难免会觉得编剧、导演幼稚,因为这个国家的政治运作根本就没有客观规律可言。

  客观规律是什么?

  一支七万人的精锐全军覆没了,对一个割据政权是毁灭性的打击。成熟的“权谋戏”,接下来会讲国家养活这样一支军队花了多少钱,再招募训练,要花多少钱,占用多少劳动力,对农业生产是怎样的打击,税收锐减,支出剧增,之后的财政该如何维持。

  周边其他政权虎视眈眈,从哪里抽调军队去守卫边境,抵御外敌?在幼稚的权谋戏里,这件事就沦为了主角复仇的背景板。除了故人偶尔的惆怅,仿佛对国家毫无影响。

  六部尚书和侍郎是多大的官?

  成熟的“权谋戏”里,死了两个知县,皇帝都要敲打一番。办一个浙江巡抚,尚且用了二十多集。幼稚的权谋戏里,这么重要的位置,说换人就换了,皇帝都不在乎。主角说换谁就换谁,凭什么?

  这些大员要怎样才会倒台?成熟的“权谋戏”里,只要能给皇帝弄钱,毁堤淹田搞出几十万灾民都不会办你。

  不能给皇帝弄钱,皇帝就要抄你的家填补亏空,随便找个借口就能办你。幼稚的权谋剧里,一个兰园藏尸,一个炮坊爆炸,本该是皇帝办人的借口,倒成了他们倒台的直接原因了。

  很多地方遭了灾,颗粒无收,成熟的“权谋戏”里,会讲赈灾的钱从哪出,灾县是否要免赋税,落下的亏空来年又该怎么补。

  幼稚的权谋戏里,派谁去赈灾抢功劳是天大的事,至于钱么,国库里可能有个印钞机。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当然,《琅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