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一章 硬弓铁箭_我真不是朱三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身为炎黄子孙,真为那些所谓的汉族精英感到羞耻,更为匹夫们的勇气、不屈、忠义、尊严感到无上的骄傲和震撼!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古人诚不欺我啊!”

  黄立刚得出结论,便眯了下眼睛,望着逐渐接近的一盏灯火,在院门前停了下来。

  很快,赵小川便闻声前去,引着李岳和两个亲兵进到院内。

  “黄先生还没休息啊!”李岳看着屋内的灯火,走过来,和窗前的黄立打着招呼。

  黄立笑了笑,迎出门去,说道:“小公爷这么晚了还过来,可是有什么急事?”

  李岳说道:“我今晚也要住在山寨,明早好和黄先生一同入山狩猎。正好,找到一张好弓,送给先生,看看合不合用。”说着,他命亲兵拿来弓箭,递给黄立。

  之前,李岳送给黄立一张开元弓,是明军常用的制式弓。但却是软弓,是专门为马上作战设计的弓种。

  相比较其他角弓,这种弓弓片宽大,弓梢细小,具有极高的耐久度,可以保证骑兵远程奔袭时即使暂时得不到好的保养也能保持战斗力。

  开元弓最典型特征是弓梢两端挂弦处有钩状的延伸,专为战场上的骑兵待箭矢用光,便可以用弓梢两端的钩子去地上钩取箭矢,而不必下马去捡拾。星星

  所谓的“软弓”,是相对于步兵用的重弓而言,拉力在六十斤以下。

  使用“软弓”可以使士兵更为轻松的瞄准,也可以维持长时间的战斗力,对于骑射而言,这两点更为重要。

  但对于黄立来说,开元弓不到百米的有效射程,以及破甲威力,还不能达到他的要求,主要是不能发挥他的超能。

  黄立接过弓,仔细观察查看,又站定身形,试着拉开弓弦。

  李岳在旁解说道:“这是缴获的清军弓箭,应该是高手所用,需要很大的力气,差不多有十力左右。”

  清军弓长约一米半,拉力通常为两力至十五力。一力相当于十斤,十力的话,就是一百四十斤。

  而十二力以上为练习弓,就是锻炼臂力的,十一力以下才是打仗所用的弓。

  清初的满蒙八旗军一般使用八至十力的强弓,射程近两百米,很了不起的远程武器。

  黄立拉开了弓,手臂还是很稳,并没有吃力的样子,引来李岳的赞叹。

  “嗯,我能使用的弓,估计也就是这样了。”黄立笑着说道:“差不多是全力了,再硬的弓,即便能拉开,也射不准。”

  要张弓射箭,光是能拉满弓还不够,还得有余力保持稳定。吭哧瘪肚地拉开了,手抖脚颤蛤蟆喘,还怎么能射准?

  李岳钦佩地说道:“这也是很厉害啦,在我军应该没几个人能够使用此弓。黄先生,再看看这些箭。”

  清军的将官通常配箭五十支,骑兵配箭四十支,步兵弓箭手配箭三十支。这些箭中,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