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一章 逆水行舟武昌震动_我真不是朱三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诱惑实在是太大了,连黄立都无法抗拒。

  倒不是赌徒本性,而是不赌不行。不以决战的心理展开破釜沉舟的行动,就不能彻底打破清军的三省会剿。

  黄立说服了袁宗第,又探询了巫山之战时的一些细节,才起身告辞。袁宗第本想送到码头,却被他婉拒。

  重新来到江边码头,李岳等人上前汇报装船的情况。

  十几门铜炮和大量的火药已经装上船,还有黄立指定的一批清兵军服,更奇怪的是一大箱从清军俘虏头上割下的小辫子。

  黄立并没有说明用途,李岳等人也没有细问究竟。经过夷陵一役,他们对黄立的崇拜和敬佩应该达到了高点。

  “那咱们也上船出发吧!”黄立不想耽搁,吩咐一声,带着几十名侍卫登船。

  不管是清军的水师,还是明军的,能在三峡航行的,船只都不是很大。最大的也不超过两百吨,正因为如此,数量就显得很多。

  比如十三家合兵攻打巫山时,出动的大小船只就有五六百艘。只不过,船只虽多,能够载炮水战的,实在是寥寥无几,基本上都属于运输船队。

  黄立估计清军的水师也是差不多的斤两,所以才没有爆发什么水战。大家都觉得没把握,应该也没什么水战的经验。星星

  “或许,此战过后,应该搞些水战的武器,再多造些大船。顺流而下,把清军的水师都砸个稀巴烂,纵横长江无敌手,才能彻底甩脱被动。”

  百余艘船只缓缓启航,逆流而上,驶向香溪口。从香溪口到夷陵是一百五十里的水路,也是以险著称的西陵峡。

  西陵滩如竹节稠,滩滩都是鬼见愁。在漫长的岁月里,不知有多少船只在这里触礁沉没,葬身水底。

  “西陵峡虽险,可航道早已探悉清楚,使船的都是老手,可保无虞。”李岳见黄立伫立船头,面色沉静,便开口安慰道:“先生尽管放心。”

  黄立笑了笑,说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说象不象我军现在的形势,不想灭亡的话,只能逆流而上,有进无退。”

  李岳想了想,说道:“确实有些相象。但夷陵大捷之后,形势已有所改观,先生倒也不必太过忧虑。”

  “我不是忧虑,而是有感而发。”黄立长嘘了一口气,轻拍着船舷,目光却被岸上的纤夫吸引,听到了那有节奏的鼓声。

  三峡纤夫,这个群体在汉朝便已经出现。

  纤夫们几乎赤身,只在背上披一块厚布,头几乎要拱到地上,以半爬行的姿势拉着纤绳,拖着船只顶逆流、过险滩,艰难地前进。

  千年的传承,使得岸边山崖的坚硬的岩石,也被纤绳拉出深深的沟槽。

  纤夫们踩着先人的足迹,抓哪一块岩石,脚放在哪一个石窝里,都是有迹可循。

  随着鼓点,或喊着号子,纤夫们协调用力,互相配合,在江边的嶙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