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8.入地_不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私利、为情谊、为恩义而战,士为知己者死算是其中最高层级。”

  “因此,易衰退,易崩塌,易作乱,易反复,容易为统军将帅完全操控,成为他们的私军,助纣为虐祸害苍生。”

  “我大宋从五代乱世走出来,所有人都害怕再重蹈覆辙,因此想方设法将武人控制起来,崇文抑武,甚至以文制武,这么做确实有成效,数百年来,我朝少有内乱之祸,但这也削弱了军队之战力,越发内敛,从太宗起,我朝外战屡屡颓败,不复开国之雄风。”

  “现如今,我朝已经被逼到了悬崖边缘,随时都可能亡国灭族,难道还不该好好反思么?”

  听着吴潜这些语重心长的话语,马光祖眼神渐渐凝重,“所以殿下便打算化武为文?”

  吴潜微微摇头,“准确来说,是文武融合,古时,由于传播手段所限,绝大多数技能知识都被世家贵族所掌控,尤其是用于统治的文武两学。”

  “那时候的世家子弟,可没有什么文武之分,出将入相,掌握着国家的绝大多数权力。”

  “隋文帝为改此弊,遂开科举,向平民教授文化,及至我朝,科举大成,已无世家垄断朝政之弊。”

  听到这里,马光祖颔首叹道,“确实,我朝虽还有荫官之制,但立于朝堂管理国政的,大多都是科举出身,而科举不问家世,唯才是举,于国大益。”

  吴潜祖上世代为官,算是世家,但马光祖却是地道的平民出身,起码往上三代都没有做官的,家中也就百十来亩土地,连地主都算不上,最多也就是富农。

  他感叹完后继续道,“同样,为了打破军中为将门垄断,我朝也兴武学,开武举,只是成效不佳。”

  “首先,武举地位不如科举,难以吸收优良人才,其次,军中为将门把控,天然排斥武举,令他们很难有上进之途。”

  吴潜指出其中问题,又说道,“要解决这个顽疾,只能另起炉灶,因此殿下才建此新军,同时,也是培育武官人才的新武学。”

  马光祖有些明白了,“所以殿下一边吸收文人参军,一边对普通士兵教与文化,试图打造出文武合一的新军队?”

  “然也,换了以前或许很难,但此时却有这样的基础,百姓中识文断字者能达到十之一二,每届参加科举都有四十万学子,在这个基础上,建设一支文武相融的新军并非难事。”

  吴潜长出一口气,“也不需要军人能诗擅赋,通经博文,只要他们能明大义,辩是非,知礼节,懂思考,便足够了,再辅以其他监督训练手段,基本可根除兵为将有,犯上谋乱的隐患。”

  “而你也看到了,有大义信念支撑,即便文弱书生,也能爆发出令人战栗的气势,可以预期,这支军队的战力绝对可观。”

  马光祖抬眼看了看还在吼着军歌的书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