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54.不好预感_重生为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洞庭点点头,可有具体办法?

  钟健接着道:自皇上从雷州率军驱元以来,至今已过整整十三载。我朝将士从最初的殿前司、黄龙禁军到现在的整整三十六支天罡禁军以及日益壮大的地煞禁军、各地守备军、守军共计百余万将士。大宋亦是从最落魄的时候发展到现在成为全世界最为强盛的国度,这其中为大宋建功立业的将士可谓多不胜数。而从景炎至今。皇上您只在当初复临安时有犒赏全部三军将士,且当时诸将分封并不全面。臣以为,皇上不如趁着此时再行犒赏三军。对全军将士论功行赏,封军衔、奖勋章。更重要的是让全军将士投票,竖立军中优秀典型。如此。不仅可让将士们暂且分散精力,也能借着这段时间完成犒军大事。

  赵洞庭眼中发亮,听钟健这席话,还真有种被惊醒的感觉。

  他以前有很多次萌发过犒赏三军的念头,只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搁浅。其中多数时候都是因为打仗。

  从雷州那时候起到现在,大宋军队征伐的时候实在太多了。赵洞庭因为不想遗漏那些正在执行作战任务的军队,就没做犒赏。

  通常都是在战争结束后,各军草草犒赏了事。虽犒赏其实很丰厚,但总缺少全军共庆的那种氛围。

  连临安阅兵都不算尽善尽美。

  而现在,大宋各军都没有战事。的确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将各军积累下来的军功给犒赏下去。

  该封的封。该赏的赏。如此也能让军中少生出些流言蜚语。

  至于郑益杭的倭路大军,因为是倭路守备军,连地煞禁军都不是,且又偏居海外,这会儿被赵洞庭自动忽略了。

  稍作沉吟以后,赵洞庭道:那这件事就交给你们兵部去办?

  钟健笑道:臣领旨。其实犒赏的事情并不需要那么着急,只推举军中优秀典型之事能有效分散将士精力,还请皇上下旨让前线各军自行推举。犒赏之事一并提及,臣会同兵部诸位同僚由飞龙军起,逐军逐军的统计战功、军功。登记在册,拟军衔,请皇上先行过目,再逐个发往军中。此事缓急,臣以为完全可以视我朝和元朝局势而定,短可数月,长可数年。

  赵洞庭轻轻点头,好。就这么办。

  心中不禁感慨身边有能臣就是要轻松许多。就拿现在来说,自己身边能臣无数。真比雷州那会儿不知道要轻松多少。

  光是想想在雷州的时候,连去采买瓷罐的事情都得亲自出马,赵洞庭就有种心酸的感觉。

  那时候他不像是个皇帝,倒更像是个难民领袖。

  ……

  几天的时间过来。君天放、齐武烈等人本就没危及到性命的伤势已经彻底稳固下来。如果不是因为他们都燃烧精血导致伤及本源,说不定这儿时候都已经恢复行动能力。不过这会儿,也都能下床行走。

  徐青衣这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