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八九章 明晚行动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王舜臣留下嚣张的信息,一队比一队的速度快。

  本来每一队的间隔距离也就不到二百里地,否则真要发生什么意外,连接应都来不及。

  开始的间隔时间,目的是为了避免被青塘和西夏人发觉。等进入了无人区,有前面王舜臣做先,后面的速度明显就快起来了。

  到后来,甚至向导是直接指出马匪的据点,探路者队伍直接过去歼灭的。

  谁也说不准前方的意外,所以都急于汇合,避免王舜臣的莽撞。

  所以,不到十天,五个探路者队伍全部汇合了。

  “具体情况就是这样。前方五十里处,是一处大的定居点。这几天我跟舜臣一直观察,初步估计丁口在一千以上。”

  “这样的人口数,不说在这里,就是在西夏,也不算小部落小族群。”

  “通过从向导哪里了解,有说是原来什么小月氏的,也有说是回纥争权夺利被排挤出来的,还有说是什么突骑施,什么突厥或者吐谷浑后裔的。”

  “不管怎么说,有一点可以肯定,这部分人,算是没什么跟脚,是依附着黄头回纥生存的。”

  “由于这地方生存环境的原因,黄头回纥的贵族也没人看的上。加上处于商路上,也需要有这么一个势力来掌控。”

  “黄头回纥每年只从这里收取一定的货品,作为占据这片地方的代价……”

  “当然,这些向导不可能知晓真实的情况,都是道听途说。大致情况就是这样。接下来怎么办?”

  折可行只是简单的介绍情况,因为他到来的比另外三支探路者队伍早。

  至于王舜臣,历来不太擅长这方面,没人指望他跟大家条理的说清楚。

  从早年的第二批护卫营成立,这都多少年了,他们几个相互太熟悉了。

  谁擅长哪方面都清楚。

  虽然官家安排他们探路,没有指明谁来主导,可在五人心里,都知道谁最具备指挥作战的能力…~应该说谁在这方面更强一些。

  种建中,就是大家心目中的主导者。这是经过验证的。

  不管是狄帅,还是欧阳公,即便是章惇和苏辙,都认可种建中是个帅才。

  官家的很多虚构的战例,种建中总是在中程就能推演出结果来。

  这一点,官家也是知道的。

  多少次跟驻守汴梁的新军演习,种建中指挥作战,他们近卫赢多输少。

  种建中就逐渐树立了主导者的省份。

  “以现在的位置,对照官家大致的方向图,这里肯定不是黄头回纥的都城,至于是不是黄头回纥,也不确定。说不定真是前朝小月氏后裔。”

  “而位置,大致跟官家命名为德令哈的位置相当。”

  “在官家的谋划里,这里将是出兵沙洲的第二个大型兵营驻地。所以,我们必须对其清理。”

  “清理之前,为避免对将来的行动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我们需要依照新军作战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