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六章 咱就做个好人(六)_赤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知不觉,於接连的战事之中,暮春三月已然过去,序入孟夏。

  朐县东临海,县城距离海边不远,也就是二三十里地,立在高处,远眺东方,可见海天相连。

  便在那波涛起伏、望之无垠的海中,离岸不是特别远的地方,有座小岛,岛上有山,岛名“郁洲”,秦末之际,齐国被韩信攻破后,齐王田横曾引部曲五百退据於此,故又名“田横岛”,而岛上的那座山即是颇有名气的郁洲山,——这座岛、这座山虽在海中,董宪对之却不陌生,到底朐县是他的故乡,朐县的景致,在他至今三十余年的生命中,他无不曾有去游玩。

  朐县的名山不止郁洲山,无须远望,只放眼看去,在朐县县城的近处,即又有一山。山虽不高,然独立与平地之上,双峰如削,足可称峻。当年秦始皇东巡至此时,再往东去已是大海,遂於此山边上立了一块大石头,以为“秦东门”;并在这座山的旁边置了一县,此县即是现在的朐县,——朐县的得名亦是来自此山,这座山名叫朐山。始皇帝立石距今只有二百多年,那个大石头现下尚存,因为离县城颇近,董宪见这块大石头见得更多。

  视线从朐县山移开,转望县城之远近,只见西颇丘陵,其余三面多良田沃土,麦将成熟,触目皆绿,几条大小不一的河流蜿蜒流过,岸边郁郁葱葱,或有交汇,如似银线、玉珠。

  视线再从县外之远近移开,俯瞰县内,居高临下,县中的景状悉可入目。

  整个县城大致地被分成了两个部分,一大、一小。大的是县城的主体,两条主干道,於内交叉而过,将之隔成了四个部分,里巷、市等分布其内;小的是县寺之所在,位处城之东角。

  目所及处,城中的高阁、楼台,董宪能够辨出都分别是属於谁家宅院的。他家的屋宅在城北,是县里最大、楼阁最多的宅院之一,他很容易的就能找到、望到他自家的屋宅。

  从他的位置向北边眺望,越过县城,於绿野地中,他甚至可以望见一处庄园,这个庄园也是他家的。不过在他造反起事之后,他家的宅院、他家的庄园都已成了县寺的战利品,於今之情景必是早无此前他在家时的奢华、壮美,——尤其庄园,兴许只是剩下了些断壁残垣?

  时当清晨,初生的阳光柔软不热,风挟着大海的味道吹来,鼻尖似闻到了海水的腥味。

  无论是远海近山、绿野河流,抑或县中人烟,这幕幕的景象,董宪真的可以说是熟悉至极了。

  此地,朐县,是他的家乡,他生於斯,长於斯,直到去年起事,攻县城不克,不得不转投力子都,后又从力子都西去东海之前,他几乎没有长久的离开过这里。

  离别故乡的时间,算起来不是很长,满打满算不到一年。

  可是今日在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