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五章 赏罚分明_大明完美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把。

  “臣附议!”

  “臣也附议!”

  内阁三位大学士接连表态,加上熊廷弼确实立了大功,连首级都已经送到了京师,一些人纵使百般不愿,现在也只能当个哑巴了。

  见朝中无人反对,在经过一番商议以后,很快就拿出了一个具体的赏罚章程。

  “拟旨!”

  “熊廷弼加柱国、荫妻为三品诰命夫人、荫一子袭锦衣卫百户,赏银五千两、绸缎百匹,赐蟒袍玉带!”

  “沈阳副总兵尤世功守城有功,着升任沈阳总兵官,加明威将军,赐精甲一副,赏银一千两!”

  “把总曹文诏阵斩老奴之子德格类,破老奴正黄旗当为首功,着调升羽林军骁骑营游击将军,加宣武将军,赐精甲一副、绣春刀一柄,赏银一千两。”

  “援辽副总兵童仲揆升任援辽总兵官,加怀远将军,赐精甲一副,赏银一千两。”

  “奉集堡总兵官李秉诚守城不力,但后随经略熊廷弼反攻老奴,奋勇杀敌立有战功,免其死罪,降为沈阳副总兵。”

  对于战死的沈阳总兵贺世贤,朱由校虽然看不上这人,但毕竟也是为国尽忠了,也给了他一个风光的结局。

  其他立有战功的军将由兵部来负责核实,按照真实战功来赏,有的官升一级或两级,亦或赏银若干,有的则因为战奴不利,什么都没捞着,还有的类似于李秉诚这样的,直接被贬级。

  如果按照以往来说,取得如此大捷,基本上无人会管的这么仔细的,大部分都能捞点汤喝,朝廷多多少少会奖赏一点。

  可朱由校不一样,他就是要不断的去改良大明的弊端,有功就赏,有罪就罚,军队除了要治军练军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赏罚分明。

  这也是历史上明军的腐败溃烂原因之一,立了一点功就大肆封赏,只要你参与了,可以说是雨露均沾,人人有赏。

  而战败了呢?连个像样具体的处罚都没有,基本上就是发个文书警告一下,下次不要这样了云云。

  这直接导致了那些军将养寇自重和消极怠战的心理,打的过就打,拿首级去跟皇帝要钱,打不过我就开溜,因为就算战败了也没啥事,何必拼命呢?

  除非你大败或者惨败而归,皇帝和大臣才会下旨将你逮捕论罪,例如萨尔浒之战的杨镐。

  可就是如杨镐这样的败将,也只是简简单单的下狱问罪而已,并不会立刻被处决或者说实际上的处罚,他在历史上还活到了崇祯年间,皇太极入寇京畿,崇祯皇帝才因此将他杀了泄愤。

  再例如李如柏这样的武将,萨尔浒四路大军其他三路全部惨败,就只有他这一路毫发无损。

  虽然说没有败军之罪,但也有严重的通奴亦或畏敌的行为,可满朝官员和皇帝根本不管,甚至还嘉奖于他,简直跟儿戏一样。

  开原总兵马林被老奴打的大败,这总可以问罪了吧?但依然没有,朝廷只是象征性的发了个文书给他,其他的什么都没干,他依然是总兵官,依然手握兵权。

  明末的军队系统简直像是小孩子过家家一样,立了点战功恨不得通报全世界,让所有人都知道,都要窜到天上去了。

  而一旦战败呢?朝廷就跟个哑巴一样,屁都不放一个,随你们去。

  这也叫军队?这样的军队能打仗?只能说明军活该被建奴锤的稀巴烂,这是明朝的君臣咎由自取,怪不得别人。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