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一十九章 招募夷人_大明完美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儿而已,不要去管其他。”

  “你只需按照朕的要求,为朕寻找那些,懂得海战、精通火器大炮运用之人就可。”

  “记住,有多少就给朕召多少,不管他们开什么样的高价,都先允诺了他们,到时一并带进宫来见朕。”

  “另外,你多打听打听,看看在我大明的那些西洋人,哪些懂得舰船建造,或是有图纸的。”

  “朕同样高价聘请他们,保他们一辈子荣华富贵。”

  “还有那些精通于建造火器大炮的西洋人,也都要给朕笼络过来,要是北方没有或者不够。”

  “你可派人去南方、广东、甚至于吕宋岛招募,就以朕的名义。”

  不能推广先进的科学文化,徐光启难免还是有些失落。

  可陛下能迈出这改变得第一步来,他也算是见到了些许的希望。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他就能看到这一天也说不准。

  徐光启走后,朱由校便立刻开始着手规划海军了。

  现在所缺的,主要是木材,尤其是为战舰龙骨框架的巨木。

  资源材料的限制,注定了朱由校这初步的建设规划会存在诸多的限制。

  不过他也不急,海军舰队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事了。

  于是他亲自拟旨回复了袁可立。

  让他一步一个脚印,不要心急,至少得先将船厂给搞出来。

  至于舰船的打造,还是要暂缓些时日,没有战舰的图纸,和精通制造的人,盲目去干,只会适得其反。

  还有舰炮这些,都是需要配套的,虽然已经在造改良过的红夷大炮,可进度实在太慢。

  一门炮要数个月之久才能出厂,而且还不能保证完全合格,全看运气和天意。

  因此这铸造的工艺技术方法,也是时候改变了。

  传统的泥模和木模铸炮工艺,实在是太落后了,根本就无法满足朱由校的需求,以及发展速度。

  因此他开始研究起了铁模铸炮工艺。

  好歹他也是个木匠大师,虽然不懂具体的技术,可也勉强算是个行内人,大概的流程和关键点他还是记得的。

  而且他也相信,有徐光启和毕懋康这两个火器大牛在,只要他能整出个大概,这铁模铸炮的工艺,不日就会问世。

  足足花费了三天之久,写写画画不知道用了多少张草稿纸,朱由校总算是将自己认知以及理解的东西,画了一张完善的流程图。

  毕懋康在收到皇帝送来图纸以及文本,仔细研究了数十遍,终于是理解了其中意思。

  立刻就又开始组织经验老道的工匠,一同探讨这铁模铸炮工艺技术。

  此时的兵工厂,制度和体系已经颇为完善了,各级工匠以及铸造流程完全分明。

  即使毕懋康把几个大工和一些较为突出的中工给代带走了,也是影响不到整体的。

  可即使如此,他还是下令,整个火炮厂都停工,不管是在造的还是没开工的,毕懋康全部喊停。

  在没有搞出这新技术之前,不在建造红夷大炮和佛郎机炮。

  资源本就不多,这又要搞研发,又要铸新炮,消耗实在太大。

  等有了更加节省资源和生产成本的新技术出来,在开工也不迟。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