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5章 毕业偷窥(中)_重生之共和国同龄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85章毕业偷窥(中)

  “待会陪我喝两杯,”包德茂说:“我退休申请大约在三月可以批下来,以后,什么事都与我无关了,退休后,我要到武汉去住几天,等过了风平浪静了再回来,你要小心谨慎,别再那么冲动

  。”

  楚明秋点点头,没有说话,他明白包德茂的意思,此去武汉有两个目的,一是避开风头,燕京很快便有一场大地震,待在这里,犯不着;其二,老包的儿子在武汉,他想去看看儿子和孙子。

  “分析合理,论证稍显薄弱,结论大胆。”包德茂轻轻的说:“你怎么想到是太子?”

  楚明秋轻轻叹口气:“康熙对太子的不满,最早可以追溯到七千人大会,从一九五七年到一九六二年,康熙先是反右,这个事情在党内没有多少反对声音,太子是赞成的,可随后,康熙竖起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对这三面红旗,党内开始是支持的,可从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一年,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党内出现了反对声音,五九年,康熙收拾了大将军,可没有消除反对的声音,之后召开的七千人大会实际是个否定大跃进的大会,这已经让康熙非常不满,可严重的经济困难,让康熙不得不让步。

  七千人大会后,康熙向太子移交了部分权力,这些权力主要是行政权力,康熙对太子是有防范的,这主要表现在军权上,康熙从来没有放弃过军权。

  太子为了缓和自一九五七年的反右以来国内的紧张气氛,着手对五七年反右和五九年反右倾进行甄别,因此平反了大批右派和右倾分子,康熙始终没有说话,不过,从这篇文章来看,康熙是有所不满的,但康熙忍下来了,因为当时需要这样,太子这样作不算大错。

  但,四清开始后,我不知道,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前后两个十条和一个二十三条,康熙和太子分歧明显加大。

  老师,我最初忽略了这条线索,要不是老师将这些资料汇总在一起,交叉对比,我还错过了。唉,老师,我的感觉很差,这恐怕是场前所未见的,超过我们以前认知的所有运动的一场大运动。

  为什么呢?康熙对他的组织很不满意,这点从他一再提及,现在最多只有三分之二的政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的论断来看,他认为他的党出了问题,根子在中央,在太子,甚至可能还有宰相,不过,我觉着他需要宰相的稳重,所以,宰相可能不会有事,但可能要受到点敲打。”

  包德茂默默的听着,楚明秋说完之后,他在心里默默盘算着,这些年,无休止的政治运动让他感到疲惫,他看到了燕京政局的危机,所以他才毅然决定退休,可楚明秋却判断,他听出来,这是一场席卷全国的大乱,如果是这样,那退休更是势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