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五百三十七 该来的还是会来_贞观攻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唐来,但是因为甘蔗数量的稀少和运输不易,导致白糖的价格始终无法下降,但是江南之地的开发过程当中,已经有了大规模建设甘蔗园以获取足够数量的白糖的计划。

  山东之地和蜀中之地被大规模推广种植稻米和土豆,产量接连攀升,而油料作物的种子芝麻和黄豆种子也被紧急调派到华北平原和长江平原地区,准备种植,工部的农具改造行动如火如荼的展开,苏宁下达的改进制糖工艺和制酱油工艺的命令稳步展开,现在又增加了另外一个命令——改进制油工艺。

  大明的技术图纸如数下发,交给这些人去研究,去仿制,然后改进,技术的改进不是一张图纸就可以做到的,让大唐的技术人员理解几百年后大明引进西方技术改制之后的技术,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不过墨家子弟不就是干这个的吗?墨家部分机关术之精巧,是西方科学完全无法理解的,放到如今,全世界都比不上,只能说是巧夺天工。

  一项又一项农业技术方面的不断地在大唐朝堂上确立,一项又一项改革措施在皇帝的推动和臣民的努力下不断地展开,朝堂机构为了适应这些农业和技术方面的改革而变动,政治改革也在逐步确立当中,大唐以肉眼可辨识的速度发展,逐步走向了另外一个时空所无法企及的高度,那一个时空的大唐充满了雄壮与失误,苏宁希望,把失误的环节砍掉,只留下雄壮,让大唐威武雄壮的性格一直延续下去。

  这,正是苏宁所期望的。

  至于军事方面的改革,苏宁只想说,大唐的军事制度就目前而言,没有变更的需要,义务兵役制度和府兵制度的优劣相比较,结合当时的情况来说,反而是府兵制度更加优越,若是在这个阶段实施义务兵役制度,恐怕会对大唐的整个军事架构产生严重的影响,府兵制度的衰亡是很久以后的了,而在目前,苏宁找不到劝说李二陛下废除府兵制改用义务兵役制的理由。

  现代的东西,不是每一样放到古代都是好的,古人有他们自己的智慧,古人的智商不比现代人低,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认为,古人做不到而我们做得到,这就意味着我们比古人优越,古人是封建愚昧的,而我们是理智科学的,恰恰相反,古人的能力,不比我们差,在他们所处的时代,现代人几乎无法生存。

  究其一切,我们只能长叹一句,换了人间而已。

  军事大学的产生就是为未来的军事改革做了铺垫,军事大学里面的学子会接触到大唐几乎所有的名将,了解他们的治军方式和行军思路,了解他们的作战水平和战略战术,全面了解,重点吸收,选择他们喜欢的方式继承,或者基于此方式开创自己的方式。两相比较的话,苏宁更倾向于后者,就好像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