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七十四 以老实人的名义_贞观攻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刻就凝固了,面露怒色的说道:“你这小子,到底要说什么,勾起我的希望,又这样说,到底想做什么!?”

  苏宁说道:“当然是为陛下献策,师尊考虑到了这种情况,所以提出两种解决方法。”

  李二陛下立刻重新燃起希望,立刻问道:“哪两种方法?”

  苏宁说道:“第一种方法,倾大唐举国之力,开发江南,将大唐之重心转移至南方,迁移北方民众至南方安居,大唐之国都最好也转移至南方,以此向天下表明开拓江南之意图和决心,有陛下之带领,相信百姓官员一定毫无怨言。”

  李二陛下面色一滞,喃喃说道:“这,这却是谈何容易?”

  苏宁点头:“师尊也是这么说的,据臣之观察,按照目前大唐的国力,若是倾尽全力开发江南,差不多十年左右就可以亡国了。”

  李二陛下一拍桌子:“你这混账!这样说岂不是在戏弄我!”李二陛下的确有些生气了,几次勾起自己的希望,几次又把希望给变成失望,不免的让李二陛下产生苏宁是在戏弄他的感觉,于是大怒之下拍了桌子。

  苏宁却并不感到害怕,反而露出笑容笑道:“陛下莫要着急,臣哪里敢戏弄陛下?正是因为考虑到第一种方法之不可行,所以师尊才有了第二种方法,将江南之水稻带往北方进行种植,经过数十年不懈之劳动,终于获得了可以在北方土地耕种之水稻,虽然需水量较大,但也就和大唐目前所种植之麦子差不多,至于产量,师尊之试种种出来的结果是一亩土地五石水稻。”

  把底牌掀起来,亮出来,你还有话说?

  不经过化肥和杂交,常规水稻在江南江北一亩地产量差不多都是五百公斤,唐代一石约为五十九公斤,换算一下,差不多有八石左右,但是苏宁考虑到种植手法的差距和农药的使用以及一亩地面积的差异,报了一个五石左右的产量,也就是二百九十五公斤,不及三百公斤的产量,算得上一个保守的数字,将来要是有差距,也好自圆其说。

  苏宁话说完,看到李二陛下一脸痴呆的模样,就是身边站着的王德,貌似也被惊呆了,好长一段时间之后,李二陛下打了个激灵,而后浑身颤抖着开口说道:“一亩地,五石?也就是说,大唐的粮食产量,可以比以往,翻五翻?”

  苏宁点点头:“陛下说的没错,这还是一个保守的数字,因为我师徒二人都不太善于耕种,自然比不上终日耕种之农民,所以臣此次告假三日,就是为了去封地把仅剩下来的种子分发给农民,告诉他们细心耕种,嘱咐了他们一些必须要做到的事情,接下来就看看产量究竟是如何了,也许有些出入,但无论如何,也比那些亩产一石的麦子要好得多。”

  李二陛下猛然站起来,双手握拳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