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3章 要是有本事就清君侧!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弘治十八年七月朝廷在浙闽设总督以来,所有的动作加起来的影响都不如这一封圣旨。私下里的消息渠道传得再多,可大部分人还是不会轻易相信朝廷会轻易更改祖制、国策。

  朱厚照做的准备是很充足,但从来没有觉得之后的波浪滔天就不会出现,一切可以平稳丝滑的度过。这种顺利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九月,京师上下最先得到朝廷要开驰海禁的消息,满朝文武哗然大惊,京师官场闹得鸡飞狗跳。

  奏疏如雪花一样往宫里送,如果不是朱厚照有后人的定力和决心,他不仅会怀疑自己决策的正确性,更会担忧自己的安全。

  好在前者在现在的朱厚照身上不存在。

  而后者?上直亲卫经营了好些年,其中百户、千户等校官都从军学院所出,没有停粮停饷,至少发生军队哗变的可能性无限的小。

  由此,才能继续坚持,否则开海令大概在此时也就停止了。

  然而强行推行,很快也引发了动荡。

  朝堂里,一向很少在朱厚照耳边呱噪的勋贵也开始异动,保国公、定国公、武定侯等连续递条子要见皇上。

  尽管效果不好。但勋贵们胆子大,虽说皇帝他们是不敢怎么样,但是杨廷和这些人的门,他们还是敢找上去的。

  像武定侯郭良,他领着侯府的家丁人马去堵杨廷和的门,上百壮丁把一个小小的杨府围得水泄不通,并且直言:

  朝廷内外争论严重,这个时候太后出来一句话把事情搞定了,把皇帝压下去。这在政治上对皇帝的威信是个巨大且致命的打击,越是大的事情,越是如此。

  郭英本人也忠诚可鉴,在洪武年间,朱元璋几次清算功臣,郭英都安然无恙,本人也是善终之局。

  这样下去,圣旨去了浙江,浙江的官、兵开始推行之后,一切不就做起来了吗?

  但朱厚照不是很确定张太后能不能听懂他的言外之意。

  “你说朕的身边有奸佞之臣,好啊。《皇明祖训》中也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你要是有本事就清君侧!”

  另外一边,太监们也来禀报,说武定侯已经入宫了。

  其实哪有什么叙不叙的。

  至于说集体劝谏,朱厚照掌握了六部九卿中的大多数,再加上弘治十二年左顺门之变在前,很多人心里都有顾虑。

  他是第五代武定侯,第一代武定侯名为郭英,濠州人,是淮西二十四将之一。算是最早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人,最早还负责朱元璋宿卫。朱元璋称其为郭四,对其非常信任。

  朱厚照懒得和他讲道理,因为跟这些人讲道理,结果就是吵架还把自己给气一顿。

  “愚蠢!”朱厚照直接指其怒斥,“你的祖宗跟着太祖皇帝出生入死才挣来的这武定侯的爵位,他老人家一生谨小慎微,要是看到你这个不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