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53章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53章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八十万亩的田产是赎回来了,四成二的干股,纸面有420万两的银子也付出去了,当然了,是付明年的利银。

  如果这时候海外出什么事,朱厚照决定造大船、建水师,去收拾南洋的小国,以及远道而来的葡萄牙人,不知道朝堂之上又会是什么反应?

  其实朱厚照心中多少有些好奇,中原王朝历史上,应当还没有过这一幕。

  满朝的文臣还会觉得那是穷兵黩武吗?

  不好讲。

  反正现在事已经这么办了,毕竟平均下来的田价不到五两,有点坑,但梅可甲也没有办法,皇帝不愿意把自己的干股降到50%以下,所以越到后面,他手里的‘商品’就越少,只得降价,即便如此也还是有人愿意。

  尤其是哪边一旦抓了个什么人,那一天的生意就能好上不少。

  正德二年四月,奉皇帝旨意,大明南洋公司在京师设立总部,正儿八经挂到墙上的牌子呢,名字里又多了三个字,是为:股份制。

  写的很一目了然,这是以多人拥有股份为制度的新型公司。

  位置就靠着正阳门,在正阳门里,和不夜城算是隔着正阳门相望。

  之后梅可甲像是有什么神通一番,不断的在门口张榜公示一些制度。

  其一,股份制公司所有有股份的人员,称为公司股东,占股超过百分之一的,可以向公司董事会提写建议,而董事会必须给予书面答复。董事会成员由皇帝任命。

  其二,梅可甲作为这家股份制公司的总理,负责日常一切之事物,每年度向董事会述职。

  就像各地官员向皇帝述职,梅可甲现在也要述职。

  述职就要讲清楚,过去一年的成绩、问题,未来的隐忧和应对措施。

  其三,三年之内,股东之间的股份不得售出、相互交易,允许放弃。

  这样一来,其实朱厚照在不知不觉中干了一件重要的事,便是把股份制企业成功引入了这个时代的大明,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也开辟了新方向。

  之后聪明的商人必然也会模仿这种模式来成立民间的公司。到时候官府可以跟上制定一些相应的法律,以鼓励、规范为主。

  这种格局之下,当皇帝设置议题,讨论如何进一步扩大海贸的时候,嘿,朝廷上下都变得关心了起来。

  比如说,市舶司只有三处,是不是要增设?

  西洋诸国除了要丝绸、瓷器,他们还要不要别的?大明物产丰富,什么好东西没有?

  便仅是丝绸这一样,桑田是不是可以多置、生丝是不是可以多产?

  再延伸开来,借用原先商人在边疆进行商屯的例子,咱可不可以到南洋找块地,置桑田,养蚕缫丝,然后省去运费,直接卖给他们?

  那么问题来了,那块地怎么来?是租是买还是……?

  “……织机是不是可以改良?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