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零九章 坤元录_新唐遗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零九章坤元录

  看到以李泰为首的十余人。进到大厅中,在此等候宣诏的师生们一阵惊讶,魏王的出现,让他们对还没有听到的诏文,更是多出了一分期待之心。

  遗玉站在左侧一列,看到李泰后,微微怔仲了一下,而后同其他人一样,在他走到人前几步远时,便躬身行礼,有些空荡的大厅里,顿时响起道道回音:

  “参见魏王殿下。”

  李泰一进到屋里,余光便在不远处的两列学生身上扫过,最后落在左侧一道娇小的人影身上时,目中碧波闪动间,还未来得及细看,便听到众人的参见声,视线收回,目不斜视地从两列学生中间走了过去。

  “免礼。”

  东方佑对着李泰一揖,“殿下,人都到齐了。此处学生共计四十六人,分别是国子监近四年来,七次五院艺比中,拿到过木刻的学生,敢问殿下时候可以准备宣诏。”

  果然,如遗玉所料,这次五院艺比的九块木刻,就相当于这次听诏最后的凭证。

  魏王身后跟着的十余人,一半都是些文人,另一半,则是身着官服的官员。

  听了东方佑的话,李泰便从阔袖之中,取出一卷浅黄色,中系着金色绳穗的文书,递给一旁双手接过的门下省官员。

  这张诏令,是他在五院艺比期间,才从皇上那里讨到的,九月三十日那夜的计划意外地半途而废后,他才出了这早有准备的后招。

  “宣。”随着李泰一声令下,厅内除了他之外的学生,皆垂下了头。

  那名官员同样低头解开金黄的绳穗后,直起腰板,朗声念道:

  “门下,天下之本......我朝开疆十八载,大唐疆土,天下十道,州县千百。然,其地望、得名、山川、城池、古迹不详......”

  有关疆土,到底是何事?遗玉揣摩着,稍稍抬头朝上看去,一眼便望见正侧头看向这边的魏王殿下。

  苍蓝色的深衣外披着一件厚重的鸦青色大氅,双手平抄于绒黑的袖子里,笔直垂坠到膝处的袖口,却显得他身形格外修长直挺,线条硬朗的面容上,带着冷淡和疏离之感,这是他在人前惯常的样子,让她觉得陌生又孤傲的魏王爷,半点也让人猜不透心思的四皇子。

  放佛察觉到了她停留过长的视线,李泰突然侧过头,朝她这边看来,四目相触后,遗玉有些心虚地移开目光,落在身前之人的后脑勺上。

  “皇四子,魏王泰,少善属文,好士爱文字。府下文学馆...”

  李泰的眼力很好,隔着两丈远,也将站在长孙夕后面的遗玉给看了个清楚,平日乍看之下像是个清秀小男童似的少女,今日头上却挽了精致的发髻,光洁的额头下,平日只有笑时才能见着的灵动眉眼,清晰地露出来,可不等他的视线蔓延到她眼中,她便突然撇过头去,留给他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