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章 涡扇10A发动机定型评审_航空大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航空发动机集团六零六所,今天这里要举行太行涡扇十A发动机定型评审会,李思远也来到了这里,并且担任评审专家组组长。

  要知道全新的太行发动机,那可是李思远设计的总体方案,并且提供技术支持,要不然它也不可能这么快就要完成定型评审。

  在歼十和歼十一战斗机上,太行发动机表现非常完美,通过大量的试飞,表明这款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达到了设计目标,而且可靠性极佳,试飞中没有发生过一次空中停车的事故。

  这次定型评审之后,太行发动机就可以投入批量生产了,所以非常的关键。

  涡扇十B发动机,通过增推,并且装矢量喷管,成为歼十六舰载战斗机的动力,很快也要开始试飞了。

  李思远也很高兴,看到太行发动机就要定型量产了。

  因为有了太行发动机,国产第三代战斗机,有三个型号基本上都有了可靠而强大的动力。

  这让李思远不由得想起了前世的时候,太行发动机的艰难发展历程,可以说几乎用了三十年时间,太行发动机才达到了可用的一步。

  因为那时候的太行发动机,是六零六所在借鉴三姨夫和CFM56核心机基础上设计的,毕竟在那个时代,航空人都要摸着国外的石头过河,借鉴是必然的,所以太行发动机问题不少。

  虽然说在二零零五年,终于完成设计定型,但是在试用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用了十年时间才基本上解决掉,太行发动机真正开始大批量使用已是二零一五年后的事情了。

  所以在那时候歼十战斗机也好,歼十一,歼十五,歼十六战斗机,都只能采购鹅毛的三姨夫发动机,这可是让鹅毛赚了不少,也可以说是养活了鹅毛的航空发动机企业。

  毕竟中国的发动机订单,可比鹅毛自己的要多不少。

  在那时候,航空人也没有办法,因为中国航空发动机的基础太薄弱了,从来没有研制成功过一款涡扇发动机,基本上都是仿制,从涡喷五,涡喷六,涡喷七,涡喷八,到涡喷十三,都是仿制。

  真正自主设计研制的涡喷十四昆仑发动机,虽然看起来性能很高,但实际上可靠性极差,跟太行发动机比较相似,出了很多问题,空军都不要涡喷十四发动机了。

  最后涡喷十四发动机,只能无疾而终。

  还有涡桨发动机,涡轴发动机,这两类非常重要的航空发动机,中国航空人也一直是仿制,没有真正自主设计研制的,所以一直都处在比较落后的状态。

  在航发领域,中国一度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四十年。

  甚至还有可能更长,比如说九十年代F119这样的发动机都出来了,可是中国航空工业,还在折腾涡喷发动机呢,甚至五十年代的涡扇发动机,中国都造不出来。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