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一章 南太平洋(二)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临时召集起来,主要还是为了维护码头秩序,因为待会就会有许多明人移民下船,保不齐会有一些人情绪激动做出歇斯底里的行为,故还是需要他们临时前来压阵。

  新来的移民都要先在码头边的大型移民营地里渡过至少半个月的检疫隔离期,顺便再学一些东岸的“规矩”。于兴国注意到,他们船上的一个小孩移民也在队列里,他的母亲在中途因病死而被扔进了大海,当时这个小孩几乎也要跟着跳下海去,还是于兴国把他摁在了甲板上。现在又看见了这个瘦小的身影,于兴国只能祝福他以后的生活一帆风顺了。

  又一艘蒸汽机帆船鸣放着汽笛,缓缓开进了阿劳坎港。这个时候码头力工们已经开始上班了,他们在随船的南铁公司雇员的指挥下,从船上卸下来一箱箱的货物。于兴国眼尖,发现很多外包装上都用硕大的毛笔字写着“小麦”、“稻谷”等字样,看样子又是从毛林城那边拉过来的秘鲁粮食了。

  即便不是南铁附属地的正式居民,但经常往来这里的于兴国依旧知道,自从两年前那个名叫劳尔.布拉沃的半岛人前来阿劳坎港,与莫总裁商定了关于秘鲁粮食的进口关税后,这些种植于利马南方的谷物就开始隔三差五地用海船运来了这里。为此,南铁公司甚至在这里设立了蒸汽制粉线,利用来自秘鲁的廉价粮食进行深加工,除供应本地居民消耗外,还小批量地出口东岸本土。

  他们的这种行为自然激起了本土工商界的极大愤慨(南铁附属地和本土之间关税为零),即便是背景深厚的南铁公司也扛不住这种压力,于是,在去年年底的时候,据说南铁公司已经悄然停止了往本土出口机制面粉的“倾销”行为。

  而停止出口机制面粉,却并不代表南铁公司的其他商品也不受欢迎。比如那铺天盖地的竹荚鱼、鳟鱼、鲑鱼等海产品(均捕获于智利沿海),就极受本土欢迎,现在南铁公司的捕鱼队每年的渔业产量已经突破了四千吨,有力丰富了国内的海产品供给;再比如海狗皮、海豹皮、海狮皮等优质皮革,海豹油等高级润滑油,同样是在本土非常紧俏的商品,罗洽皮革厂几乎每年都要进口1-2万张“南铁皮”,经加工后出口欧洲牟利。

  另外还有来自秘鲁的蔗糖,于兴国曾经隐隐约约听人说南铁公司打算在阿劳坎港附近设立一家榨糖厂,专门加工秘鲁运来的粗制蔗糖,然后返销本土。这无疑又是一项利润极为丰厚的项目,且对于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大有裨益——阴暗点说的话,今后东岸共和国万一真与葡萄牙人开战了,那么秘鲁蔗糖也能作为一个很好的替代品,免得巴西人以为离了他们东岸人就只能吃咸的了。

  粮食、热带原木、蔗糖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