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八章 庆丰、观海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铁公司就在这附近搞一些实验性质的养殖计划,群岛内多如牛毛的小岛给箱笼提供了太多理想的挂靠点,这对于养殖来说至关重要。

  至于说养殖的鱼类,目前基本也都想好了,主要是鲑鱼类,且主要以两种方式养殖。第一种是在近岸的内河里人工繁殖鲑鱼仔鱼,这些鱼长到一定程度后便会游入大海觅食生活,但在成熟后又会洄游到出生地一带进行产卵,这时候便可以大量捕捉了。但这个过程中仔鱼的损失往往较为惊人,年幼时可能会被鳟鱼或水鸟捕食,洄游过程中也会有不小的死亡率,最终能有一两成成功回到出生地就不错了,但胜在成本较低,且中途不用管理,值得一试。

  第二种(箱笼养殖)技术含量较高,且成本也不便宜,即把鲑鱼幼苗放到被箱笼圈起来的海水中人工投食养殖,待其长大后即行收获,比较方便,但问题也不少——其一便是需要经常投料,一般都是小鱼什么的,比较麻烦;第二个问题则在于这种集中养殖会很快耗尽海水中的养分,同时使得水质恶化,且易使得传染病互相传播,影响收成,后世智利的鲑鱼养殖业就饱受这种事情的困扰,乔恩斯群岛一带的海水质地恶化较快,鲑鱼之间的疾病也日渐增多,这让投资养殖事业的跨国渔业公司们伤透了脑筋。

  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南铁公司决定双管齐下,拨出专门资金对鲑鱼的养殖业进行投资,期望在将来(或许是几年以后,或许是十几年以后)能够突破各类技术障碍,真正使得鲑鱼养殖大规模产业化,造福广大东岸的百姓们。

  船只在庆丰港只停留了一天,陈科留下两人继续考察,而他则带着大部队搭船往继续往下一站驶去。9月30日,船只于蒙氏港、蓝鲸港短暂停留,并往其发放了一批生活物资,以维持这两个以流放地而发展起来的定居点的正常运转。

  这两个定居点至今依然各只有区区数百人,其中蓝鲸港多些,约800余人,蒙氏港少些,约五百余人,有东岸国内流放的罪犯、天主教徒、清军俘虏等等,反正都不是什么良善之辈——不过既然到了这种苦寒之地,自然容不得他们再起什么幺蛾子,老老实实干活就对了,否则,国家暴力机器自然不介意将他们沉到海里去。

  蓝鲸港如今以捕鲸、捕鱼业为主,南铁公司常年在此停着两艘捕鲸船,另外还有一些型制杂乱的捕鱼船,以捕捞竹荚鱼、鳟鱼、智利无须鳕、南美尖尾无须鳕、多鳞无须鳕等种类为主,但产量最多的无疑还是竹荚鱼,达到了3000吨以上,算是南铁附属地七万居民的主要蛋白质来源了。

  “智利南部漫长的海岸线、密密麻麻的破碎小岛,好好利用的话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可惜部里很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