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九章 马当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清国守军使用的大炮在朴燕看来,至少有2-3门似是英格兰人铸造的铁炮,他估摸着应当是荷兰东印度公司贩卖而来,然后清军为了加强马当要塞(同时兼做水师营寨)的守御,便安放到了城头。只是,这种充其量4磅、6磅的小炮,怎么能够敌得过东岸人那种12磅的轻便野战炮呢?更别提他们还有专为攻城而铸造的12磅长管重炮,这种炮一共有4门,现已在百余名朝鲜夫子的努力下推到了构筑好的炮位上,与清军展开了炮战——炮战的结果应当不会有什么悬念,6门清军小口径火炮是无法抵敌16门陆军野战炮外加4门长管攻城炮的,落败只是时间问题。

  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当天中午十一点,就在从东面而来的杜冲所部第八师三千余官兵抵达左近,并在炮兵的配合下野战击溃一支出城的清军部队的时候,这场汇集了26门火炮的炮战也落下了帷幕东岸人以损失1门大炮的代价,彻底击毁了清军大炮3门、击伤1门,清军自己炸膛一门,最后一门似乎也打光了炮弹,又或者出了什么小故障,总之也是哑火了。

  清除掉了清军火炮的威胁,东岸炮兵很快调转炮头,猛轰起了马当镇的城墙。只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清军似乎着力加强过马当镇的城墙以防范黄衣贼,十数门大炮集火猛轰了数小时,城墙竟然只出现了一些不大的裂缝;改轰城门,亦未果,因为清军似乎在城门后堆放了大量土石,炮弹难以穿透,不得已,又再度改轰城墙。

  好在大伙的时间也比较充足,从4月下旬东南风起,三万多大军未遇丝毫阻碍便一路攻到了九江、池州两府交界处的这一片——这多半得益于两年来数量已多达24艘的东岸炮艇,对沿江清军持续不断的骚扰袭击,使得整条长江成了东岸最安全的后花园,清军南北两个战场联系不畅,形势颇有些关碍——如此迅速果决的军事行动,清军自然是无从招架的,说句难听的,此时江南清军的主力,还不知道有没有走出南京城呢,这无疑令大伙有了充足的时间来围攻马当镇这座要塞。

  5月15日,在连续炮轰六天之后,马当要塞某段城墙终于出现了不可抑制的崩塌,其豁口直有十多米,数千名早就准备就绪的东岸官兵立刻推着小炮上前,经惨烈搏杀后终于杀透了围堵清军的阵型,正式突入了马当镇内。

  当天夜间,城内清军主将、续顺公沈永忠(沈志祥已病死,比历史上算是多活了数年,续顺公的爵位由侄子沈永忠继承)的族人、参将沈澄于营内毙命,尚存的四千余清军战死、亡散两千余,剩下的近两千人大部就俘。至于城外小两千名清水师官兵,则早在第一天就被击溃,毙伤俘超过千人,基本算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