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章 以打促和(十一)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部流经宽阔的谷地,河水清澈,含沙量少。洪水时期部分洪水倒灌入呼伦池。额尔古纳河在漠河以西的恩和哈达附近同石勒喀河汇合为黑龙江。

  额尔古纳河是黑龙江的正源,史称“望建河”,是通古斯语(鄂温克语)honkirnaur的音译,意思为鄂温克江。在《旧唐书》中称之为望建河,在《蒙古秘史》中称之为额尔古涅河,在《元史》中称之为也里古纳河,在《明史》中称之为阿鲁那么连,自清代开始称之为额尔古纳河。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为中俄界河。也有人用现代蒙古语解释额尔古纳为“以手递物”之意,其实这是错误的。

  额尔古纳河是黑龙江的正源,上游是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吉勒老奇山西坡的海拉尔河,同蒙古境内流来的鄂嫩河在根河口汇聚,向下称为黑龙江。而克鲁伦河流入呼伦湖,呼伦湖以达兰鄂罗木河同额尔古纳河相联,盛水期湖水北流注入额尔古纳河,枯水期额尔古纳河倒灌回流呼伦湖。额尔古纳河本为蒙古帝国时期中国的内陆河,公元16世纪末,俄罗斯南侵,康熙皇帝为了同卫拉特的噶尔丹争夺蒙古地区的控制权,于1689年同俄罗斯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平等条约),将额尔古纳河以西划归俄罗斯,直至今日,基本成为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

  额尔古纳河全长970公里,总流域面积1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4个台湾那么大。额尔古纳河右岸为山岭森林,又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故乡。大约公元6世纪中叶,铁木真的祖先乞彦氏和白鹿氏从额尔古纳起程,南迁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三河之源的布儿罕哈勒敦地区驻牧。1206年,铁木真在鄂嫩河畔建立“伊和忙豁勒乌鲁斯”(大蒙古国)后,率领蒙古骑兵南征北战,逐步建立了真正世界的、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之前,额尔古纳河地区一直是他母亲的氏族弘吉剌部的游牧地,13世纪中分封给了铁木真成吉思汗的大弟弟哈萨尔。建国后建立了额尔古纳旗,后来又分为额尔古纳左、右旗,在右旗的基础上成立了额尔古纳市。

  主要支流编辑

  哈拉哈河,南北朝时称嚎水,辽代称易刺河,明代称哈刺哈河,清代称喀尔喀河。属额尔古纳河水系,乌尔逊河上游。发源于阿尔山开发区大兴安岭西麓五道沟东南山,流向为由东向西。经伊尔施至中蒙边境有努力木尔根河汇入后出境,最终泄入贝尔湖。盟境内174公里,境内流域面积4118平方公里。河源至出境处高差888米,/1000。哈拉哈河处于大兴安岭中山地带,次生林区,植被最好,因而水流清澈.沙量很小。卵石河床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