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二十二章 进步士绅与撤离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运河与伊河交接处有一个小型的烽火台。它也是最近才修建起来的,驻扎有十一名民兵。烽火台颇为坚固,里面储存了一定量的食物与燃料,可供民兵们短期坚守。

  最近不知道什么原因,伊河两岸的马匪渐渐多了起来,开始频频骚扰长山堡铁矿区以及下游的下伊河堡地区。这些马匪们人人有马,很多人甚至一人双马;装备也较为精良,马刀、火枪一样不缺,有些人甚至还随身携带着并不便宜的燧发手枪。这些人越过西岭山脉,在广阔的丘陵与草原之间纵横驰骋,频频袭击骚扰东岸共和国的据点。

  执委会和政务院在获悉后,将骑兵营紧急扩编后调了三个哨过来,对那些马匪们在草原上展开了针锋相对的厮杀。只是草原广阔无比,骑兵营又兵力有限,双方大多数时候是碰不着面的,因此马匪的袭击行为还是频繁发生。

  为了对付他们,邵树德绞尽脑汁,用了一切可用的手段。比如建烽火台、拉铁丝网、清理附近查鲁亚部落(断绝马匪可能的补给)、深沟高垒等等。与此同时,他还请求执委会动用外交手段,要求拉普拉塔的西班牙人严厉约束境内的高乔牧民,严禁他们越境进入东岸共和国的领土之内。

  当然,这种程度的外交抗议是毫无效果的。甚至,西班牙驻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督办还派出使节来到东方港,向外交部抗议华夏东岸共和国纵容支持秘鲁总督辖区内的阿劳坎人反抗军,并通过隐秘渠道向他们支援武器。

  由此可见,双方之间的矛盾与不信任已经积累到了很深的程度。

  邵树德站在船头,看到烽火台上高高飘扬的国旗与正挥舞着手臂致意的驻守民兵们,暗暗松了一口气:烽火台还在,那这段时间内应该没出什么大事。

  底舱的水手们喊着号子,齐心协力地划着桨,带动着船只劈开水面,往前行去。每逢遇到逆流或着无风的情况下,就需要这些桨手们出力了。速度慢不说,持久力也很成问题。每到这个时候,邵树德就无比渴望想要个机器动力的船只,就算柴油机不行,至少也要来个蒸汽动力的吧。

  可惜啊,邵树德叹了口气,穿越众缺人才啊。几年了,整出来的小小的蒸汽锅炉都能爆炸,这还有什么可指望的。

  船队停靠在了铁矿货运码头上。这里驻扎了陆军一个排,同样修建了坚固的营房与瞭望塔。在船舱中摇晃了许久的新移民们相互搀扶之下颤颤巍巍地踏上了坚实的土地,邵树德让人安排他们先在这边休息、吃饭,然后下午再前往山里的铁矿区。而他则饭也顾不上吃,在码头厨房里直接拿了两块肉饼,带了几个随从后便骑马往矿区赶。已经离开一个多月了,也不知道如今矿区的情况怎么样。

  矿区如今的情况并不乐观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