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九章 欧陆风云(十)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治者们,无论身体强壮还是瘦弱,无论聪敏还是平庸,对于改革国内落后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体制,让俄罗斯逐渐强大起来的决心从来没有变过,并且基本都付诸了行动。

  在这一点上,沙俄的历届沙皇真的没得黑,确实比那些闭关锁国、不思进取的封建帝王要强许多。就像是体弱多病以至于随时可能死亡的费奥多尔三世,也锐意改革,比如在他的影响下,很多大臣脱掉了带有很浓重的草原遗风的长袍,该穿欧式服装,他的皇后更是第一个被允许在宫廷内穿欧式服装的皇后,很多俄罗斯贵族也在他的劝说了剪掉了标志性的大胡子——后世彼得大帝改革时标志性的剪胡子运动其实并不是他首创,确切地说,彼得的改革措施之前历任沙皇已经开始陆续普及了,只不过彼得继续强化了这一切,并且态度更加激进,绝不和守旧贵族们妥协讲条件,从而加速了俄罗斯西化的进程罢了。

  而俄罗斯帝国的这些改革,数十年积累下来也不可小视了,已经对政治、经济、军事等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多半都是积极的。比如费奥多尔三世这几年的改革,就使得俄国农业生产大增,黑麦出口日益增加,已经在西欧粮食批发市场上占据了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

  与此类似的还有船具的出口,趁着瑞典与联合省暂时闹翻的良机,俄罗斯货大肆抢占市场,获得了巨额的贸易收入。而这些收入,基本都让俄罗斯人用来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雇佣更多的西方军官和技术工匠、购买更多的先进武器或设备上面了,这些又反过来加强了俄罗斯帝国的实力,使得这个国家进入到了良性循环的轨道之中。

  作为不多的与俄罗斯进行贸易的国家,华夏东岸共和国自然也在俄罗斯的贸易景气期内捞取了一定的好处,特别是各类五金制品、劳动工具、刀具齿轮刀头等机械制品,在俄罗斯国内需求量很大,出口额逐年递增,从侧面反应了俄罗斯国内旺盛的生产力。

  这些贸易数据,作为驻欧全权特使的高文刚自然也是非常了解的。再加上他上位前长期在奥斯曼帝国担任大使,对俄罗斯这个奥斯曼的邻国自然也了解多多,因此对这些改革和贸易数据背后的东西有着比一般人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对他曾经多加照拂的克里米亚汗国的未来感到了一丝担忧。

  克里米亚汗国其实已经做得很不错了,别看人家是草原政权,可历史上对自身的定位以及对国防安全方面有着独到的认识。联合立陶宛大公打金帐汗国,联合莫斯科打波兰,联合衰弱后的波兰反打俄罗斯等等,各种合纵连横玩得飞起,原则就是联合次强打最强,以保障自身的安全。可他们唯一搞砸的事情就是没能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