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二章 挺进风下之地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给这个国家乃至整个加里曼丹岛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怕是只有真主、耶稣、佛陀或天尊才知道了。

  丁威是东岸陆军的预备役中尉,三十许人的样子,非常年轻。他父亲是登莱大名鼎鼎的新军第七师师长丁大兴,防区是莱州首府掖县,手下额兵三千人。近年来随着登莱经济开发的程度加深,掖县这个位置不错的城市也被烟台方面看中,想要收回自己经营。为此,他们已经通过非公开的渠道放了几次风声了,说正在研究补偿方案,即取消掖县的军管状态,给予第七师上下一定的货币或实物补偿。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烟台的廖大帅并没有提到将第七师移镇他县,而是直接提出用经济补偿的方式收回掖县,解决这个历史遗留问题。事实上随着由东岸政府自己直接组建、训练的新军体系的逐步完善,原本如董大郎、牛贵、丁大兴、孙守正之类的小军阀、小藩镇的地位是越来越尴尬,在登莱和宁波体制内也愈发刺眼。

  因此,近年来两地政府兴起了削藩收地的运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早期削掉的秦尚行、王家忠、翟从谔等部就不提了,近年来第十师和第十一师的整体裁撤更是重大成果,其他没被撤掉的仆从师其员额有的也被减掉了不少(如驻扎即墨县的第四师陈全忠部)。总而言之,收地削藩是大趋势,统治越来越稳固的登莱、宁波政府无法容忍辖区内一个个独立山头的存在,即便他们已经恭顺已极了也在所不惜,一定要慢慢削掉。

  丁大兴继承父业,家族在掖县经营了足足两代人,关系盘根错节,利益遍布各处。这若是搁在清国或顺国,那就是妥妥的一个地方豪强,还是有名义、有兵马、有钱粮的那种,朝廷处置起来也得小心小心再小心,生怕一个不好人家造起反来,糜烂各处。可在东岸人的统治下,精兵强将屯驻各处,火枪大炮、钱粮物资充足,还有轮船、铁路调兵,数万人马瞬息可至,你敢反么?怕不是被一朝扑灭啊!

  因此,丁家现在也开始学蓬莱县的董家,派子弟出去做官,这样一来,即便未来封地被收走,他们也可以靠着官面上的关系,继续维持家族的富贵荣华。其实这是一种很不错的思路,因为东岸人正在着手削藩,那么即便为了统战需要,也会吸收一部分比较恭顺的藩镇子弟进入体制,另外还会给一些经商上的优惠政策,算是一种等价交换了。

  丁威是丁大兴的小儿子,年轻的时候曾在烟台学院学习过,毕业后进入了军队,先在辽东新军第一师服役,与清廷鞑子面对面交战过。后来又被选入了军官顾问团,到潮州府帮助李元胤整顿军队,履历还算是非常丰富的。

  后来,丁某人被借调进入了台湾陆战营担任顾问,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