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一章 难念的经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系列复杂的局面。首先他其实不是一个合格的君主,同时还担心遭到穆罕默德四世残余势力的刺杀,因此大部分时间都躲在宫中,而将事务扔给了他的宰相、大维齐法希尔·穆斯塔法·科普鲁卢来处理。

  法希尔·穆斯塔法又要指挥军队作战,还要腾出来收解决生产问题、财政问题,简直是欲仙欲死。若不是为了家族的话,他可能早不想干这个什么宰相了,实在是个火坑。法希尔·穆斯塔法在任期间做的最“出格”的一件事,就是在东岸人的建议下,改革财政税收体系,制定了一种被俗称为“战争税”的税种,这种税要求所有官员和百姓都要缴纳,甚至就连神职人员乌里玛们都无法避免。

  法希尔·穆斯塔法用这种税来支付士兵们的欠饷,让他们更好地与敌人作战,或者镇压内部的土匪。同时,他还用这些钱从埃及的马穆鲁克们那里采购小麦,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仅仅是废黜穆罕默德苏丹的1687年,安纳托利亚的很多人就是以草、橡树果和胡桃充饥的,这批粮食可以说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当然东岸人在1688年初陆续发放的五百万第纳尔的贷款,也给了奥斯曼帝国极大的帮助。因为第纳尔外形美观、成色足,且与东岸银元一比一兑换,因此奥斯曼帝国的币值迅速得到了稳定。要知道,在此之前,为了筹集战争所需的巨额军费,奥斯曼帝国一而再再而三的减少本币中的含银量,导致了币值暴跌,但政府却强令官员、商人和农民们接受法律规定的币值,而不是其实际的市场价值,等于是将通货膨胀的成本转嫁给了人民。

  这同样是法希尔·穆斯塔法的手笔。但他也没有办法,战争的花费比想象还要巨大,国内还有一大堆官员、军人的薪俸需要开支,对外他们还要采购粮食(外国粮商甚至本国的马穆鲁克领主们可不认你那严重贬值的劣质货币),因此实在没有办法,只能牺牲公务员和军人了,为此穆斯塔法大维齐不出意外地得到了整个官僚系统的敌视。相信若不是此刻大敌当前,国家处死生死存亡之时的话,他这个大维齐也已经被轰下台了。

  好在东岸人提供的五百万第纳尔的贷款在哈吉铸币局铸造完毕后,分批运抵了奥斯曼帝国。新的第纳尔银元,其币值从一开始就十分坚挺,在陆续流入社会经济的各个行业之后,商业首先得到了恢复,然后是手工业,最后是农业。曾经因为劣质货币而导致的经济萎缩在慢慢恢复之中,公务员和军人的薪俸开支也得到了重新核算,大家开始领取新的用第纳尔银币发放的工资,官僚系统的效率也开始了恢复。穆斯塔法大维齐曾经感慨地形容,东岸人的这笔贷款给奥斯曼帝国的躯体注入了新的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