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三十三章 “汴梁”号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交通部海上运输指导思想的改变,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东岸造船界领受了新任务,那就是建造更大吨位的船只,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海上运输。其实不光是交通部,就连执委会诸公都有了类似的指示,执委会主席邵耀光更是一年内三次视察几大国营船厂,要求他们不要想着躺在功劳簿上吃饭,将小船“造到天荒地老”,而是要加快大船的研发速度,并尽快将其投入实用之中。

  没办法,几大船长虽然卖了一部分股份给私人,但到底还是国家控股,最后只能拨出资金进行研制。大鱼河海军造船厂作为老牌国营船厂,其任务还要更重一些,因为其主要负责“汴梁”级铁甲战舰的研制任务,这其中的技术含量可相当不小。船壳、装甲、船用机械设备、火炮炮塔等等,每一个对他们来说都是新事物,无章可循,只能自己慢慢摸索。

  东岸人目前基本上已经确定了以上等巴西苏木作为船壳的方针。这种木材硬度高、柔韧性强,一直是海军战列舰的首选船材,这次自然也不例外。大鱼河厂建造“汴梁”号之前就已经收集了大量此类船材,并对其进行优中选优,以确保质量可靠。

  装甲是“汴梁”号的重中之重。按照海军的要求,重要部位装备了铁甲的“汴梁”号要有抵近射击敌军炮台的能力,这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要知道,在海上与敌舰对轰是一回事,抵近与炮台对轰又是另一回事。军舰限于吨位、大小、机动性和射速等因素,火炮威力不可能无限制变大,但炮台就不一样了!因为其是固定在陆地上的,只要敌人愿意且能克服成本、技术等因素的话,其火炮威力可以变得很大,大到足以一炮就给予在海面上航行的敌方军舰以重创!

  海军提出这种要求,简直就是不给人活路嘛!舰炮抵近轰击,摧毁敌人的炮台和防御工事,然后呢?方便陆军登陆吗?拜托,咱们国家陆军数量有限,而且大概率不会劳师远征,你搞这么高的标准是干嘛?无奈海军的人就是不松口,不愿降低标准,官司打到最后,上头居然还是支持了海军,让大鱼河厂的干部职工们很是受伤。

  最后没有办法,他们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大鱼河厂紧急联系了青岛港炮台,然后派人拆了数门威力巨大的海防重炮过来,到陆地上做实验,一块块铁甲试过去,看破坏力如何!为此,铁岭重工联合体的工程师也常驻船厂,将一块块锻造好的铁甲安装到特制的试验台上,然后按照1000米、500米、300米、200米等不同距离接受海防重炮的实心铁蛋轰击,看看铁甲到底能不能够达到要求。

  最初试验的结果非常糟糕。远距离的话还好,铁甲没有太过明显的损坏,但到了近距离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