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四十三章 中央高原的终局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小玲正式的职务是新华夏邮电公司总经理。这是一家全资国有企业,本土邮电部占有绝大部分股份,新华夏地方政府占有其余股份,原本东岸公司也曾经进行过股权投资,但前几年获利后退出,将股份卖给了邮电部,使其变成了一家纯国营企业。

  马小玲长袖善舞,在将有线电报网慢慢铺遍全岛后(其实是海岸线环岛网络),她又开始进军义成地区,并得到了本土的许可铺设网络,经营起了这边的业务。也就是说,马小玲现在基本上是印度洋一带邮电部门的女王了,不说权势熏天,但这影响力却一定是极为惊人的,绝对不可小觑。

  马总经理曾经结婚两次,又两次离婚,目前带着三个孩子自己生活。他的大儿子秦玉山在塔城县经营着一家电缆厂,同时也生产一些有线电报需要用到的小玩意,利润还算可以。二儿子鲁振东经营食品行业,他家的棕榈种植园遍布整个东海岸,每年都能带来大量的利润。一个女儿目前在本土兵团堡上学,专业是财务金融方向,据说毕业后会到新华夏邮电公司工作,令人为之侧目。

  “这么说,这次不仅仅是棉河县的民兵出动了,就连其他县的民兵也一样出动了?这是要搞大动作啊。新华夏岛果真是有钱,一万多军人的战争花费可并不是什么小数目呢,居然也能攒出来,真是厉害。”满孝锋感慨道。

  “谁说不是呢?新华夏岛现在有四十余万人口,意大利非国民不下五万,马来人非国民同样不下五万。这是人口普查数据上说的,报纸上都登载了,厉害吧?”许是看在那一块钱小费的份上,这个服务员愿意与满孝锋多聊一会儿,不过他的嘴似乎有些贫,只听他继续说道:“北部新华县那里一天到晚都是来自波斯、奥斯曼、印度和其他地方的商人,生意不要做得太大。我就这么说吧,我们专卖的商品,本土生产商挣的钱还不一定有我们多呢。”

  服务员这话倒是实话。自从多年前新华夏岛抱怨那些进行转口贸易的公司注册地多在本土,但业务却在新华港之后,本土对此进行了整顿,使得大量贸易企业将注册地更改到了新华港,这税收自然也留在了此处,这对当地经济的促进非常明显。

  “东部的煤炭、木材产业这几年可能不太行。好吧,我原来就是东海岸出生的,并在塔城煤矿工作过,后来被裁员了。但这几年当地的胡椒、油棕、水稻等种植园经济发展迅猛,慢慢已经恢复了多年前的鼎盛状况。我有些时候都在想,是时候回家找工作了。哈哈,当然那只是个梦想,我在这里已经找到了工作。”服务员似乎情绪上来,只见他手舞足蹈地说道:“西海岸不用多说,满先生您也是知道的,棉花、皮革、旱作农业非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