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七十三章 北海(二)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伙伴面前自夸,说朝鲜如今的生铁产量连年增长,十余年间直接翻了一倍,这让胡志刚简直要大惊失色了。

  小小的朝鲜王国,人口可能还不满千万,千年以来一直仰望西边的中原王朝,如今进步也这么神速了?十余年生铁产量翻一番这种事情,即便是正处于战争期间,对钢铁需求量极大的清国,也做不到啊。如果让他们再这么发展下去,几十年后会不会钢铁产量超过大清?想想朝鲜丰富的煤铁资源,这也不是不可能啊!

  胡志刚的心情陡然间低落下来,这不仅仅是为了大清,也是为了朝鲜可能超过中国而不忿。他更仔细地听那位朝鲜客商吹嘘,慢慢得知朝鲜最近又发现了几座新的铁矿,其铁含量都在50%以上,因此未来向黑水出口铁矿石和生铁的数量会继续增长。那位客商还提到了他们采用了东岸技师设计的利用燃烧着的废煤气来产生水蒸气及给鼓风炉供热,每年可节省煤炭百万斤云云,这让胡志刚更是失落,这朝鲜人是要上天啊。

  当然他并不知道,东岸人转让给朝鲜的一些技术都是本土早就淘汰的过时技术,目的也是为了让朝鲜人能够更有效率地冶炼原材料然后供应给黑水钢铁厂,说穿了都是生意。但这些所谓的过时技术,对朝鲜的冶铁工业来说无疑是一粒大补丸,极大提高了他们原本较为原始的技术,一跃成了远东地区除东岸外的第一冶铁先进国。

  现在你去朝鲜北部的几个冶铁重镇看看就知道了,因为外部市场的巨大需求,其乡间大大小小的熔铁炉林立。每当生产时,呛人的浓烟和火焰遮蔽天空,一车车标准型制的生铁被运输至港口,然后卖到东岸去。所获得的利润,除了继续扩大生产外,还会流入到相关的上下游行业之中,极大带动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社会的发展。

  至少在朝鲜铁工业带的那几个郡,其市面其实是非常繁荣的。各种餐馆、妓馆林立,服务业从业人员多到令人发指,各种老板在此豪掷千金,四处流淌着金钱的气息。另外在朝鲜南部开城区域,因为大规模种植人参等药材并出口的关系,当地也形成了一个相当大的商业市场,各色人等在此出入,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不一而足。

  眼前这位正与东岸合作伙伴商谈的人是来自北方铁工业区的人,他去过登莱、宁绍几次,对东岸十分仰慕(甚至已经到过于谄媚的地步了),但对清国就各种鄙视了,因为他觉得清国大部分人的收入水平可能还没他们那片高,虽然那些朝鲜冶铁工厂内工人们的生活状况并不那么让人感到安心。

  但朝鲜人就是这个性格。他们以前被中央帝国压了一千年,虽说整体来说比较恭顺,但谁知道他们心里怎么想的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