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二十九章 拉杰普特的谋划(八)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问题是怎么弄来人口,却是个大问题!东岸人建立的远东诸藩已经多年没有发动战争了好吧,这样说也许不太对,因为在满洲小规模的战事始终没有断过,问题是那里没人没有战争哪来的人口?相对人多地少的宁绍地区移民也不太会来印度,他们更喜欢去东岸本土或南洋,愿意来第乌和浅岛的多是生意人,数量实在有限。

  也就廉梧管委会辖区有一些人了,但那里海军影响力非常深,他们拉了不少人去新得的巴林岛。比如原来高州府的邱家,家主邱麟被东岸人联合广东李氏夹击而兵败,其后他就卧床不起(毕竟七十岁的人了),寻而一命呜呼。邱麟死后,高州府回到了兴福帝朱弘桓的控制之中,邱家日子很难过,一度有家破人亡的危险。后来,在东岸海军的“劝说”下,邱麟长子便带着全族男女老少三百余口人,登上了海军的运输船,前往巴林岛定居了。

  与邱家类似的廉、高、雷、琼、梧诸府的人还有很多。他们要么是被东岸人征服的土司,要么是残余的旧势力,要么是降兵降将,总之都是在当地混不下去甚至出现很大生存危机的人。正常情况下,他们可以跑去广东、福建生活,但东岸海军“劝说”得厉害,廉梧管委会也很配合,因此基本上都被一股脑儿打包运到了巴林岛,一座归海军管辖的岛屿。

  巴林岛的气候,无疑是极为干旱、炎热的,说白了其实不太适合人类生活,也就战略位置重要了一些,不然海军怕是也看不上。但谁让这些要移民过去的人都是“戴罪出身”呢,他们其实已经没太多选择了,只能到这个遥远、荒凉的岛屿上去生活,靠种植小麦、放牧牛羊兼打渔为生。未来的话,海军可能会在这里设一个船舶维修基地,令其多一些工业元素,不然怕是日子不好过。

  不过有坊间传闻,未来这里可能会成为一个东方商品的集散地。从中国大力运来的茶叶、生丝、瓷器什么的,会在这里进行交易,然后由附近的波斯或阿拉伯商人运走进行贩卖,这可能会给本岛经济带来一些生机。

  巴林岛上的东岸居民,目前已经有了大概两千多,相比总计三万多(部分人已被伊朗运走)的本地居民还是少了一些。不过好在海军已打算慢慢将这些都迁移出去,将来这个岛不出意外的话会是东岸人口占据绝对主流,宗教信仰和文化也会随之改变。附近的卡塔尔半岛差不多也是同样的命运,但目前海军还没有占领当地的计划,因为这涉及到与奥斯曼帝国的交涉,事情比较复杂其实当地一个奥斯曼士兵都没有,基本上处于部落自治的状态,但奥斯曼帝国对其宣示了主权,东岸人对此还是表示尊重的。

  不出意外的话,巴林岛和卡塔尔半岛都将是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