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七章 魏氏经济学 二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环,笑着说道:“弟兄们征战日久,也都有些乏了。此时再跟着我舟车劳顿地去济州,我也于心不忍。这样吧,你挑两个完整的中队五百人随我出发,至于剩下的两个中队就留在大泊休整。这里刚刚来了这么多流民,还卸下了这许多物资,我不是很放心,就留两个中队在这里维持秩序。”

  “那就把第18、19中队留在这里吧。第17、20中队带去济州。”高萃环很快做出了决定,在得到魏博秋首肯后,便立刻去安排属下了。

  在等待高萃环安顿手下的时候,魏博秋也站在旁边百无聊赖地观察起了这些新来之人。特别是其中有约七八十名八旗俘虏——都是在扬州之战及后来的白蒲镇之战俘获的少量旗人伤兵,此刻他们都被垂头丧气地押解到了大泊港,等待他们的是伐木场里无尽的劳动改造。

  “留辫不留头。留头不留辫!”一名大泊港劳改营的管教提着把军刀摇摇晃晃地走了过来。按照规定,这些清军俘虏首先需要将自己头顶那碍事的辫子给割掉——这是没有商量的硬杠子,按照莫大帅的手令,那就是“留头不留辫”,谁都无法违反!

  在现实的威胁下。这些尚带着脚镣的八旗兵们可比明人现实多了,他们很爽快地剃了个光头,然后被管教们一一押解到了伐木场内安顿了下来。按照东岸人的说法,接下来就是他们为自己对抗东岸大军赎罪的日子了,如果表现好的话还有被大赦的一天,如果再不老实干活那么可就要被绞死了。

  高萃环很快安排好了自己的事物,并带着两个中队五百名长矛手在码头边整齐列队,等待魏博秋进一步的命令。魏博秋看看天色不早了,便嘱咐自己的学生陈硕在大泊港支持日常工作,然后他挑了一艘看起来状况尚好的船只,在五百名士兵的护卫下调头朝济州岛驶去。

  7月11日,载着魏博秋的蒸汽机帆船缓缓驶进了济州岛上最大的一座港口——济州府。这个码头也刚刚从一片忙碌之中解脱出来,此战缴获的大量牲畜物资被送到了济州岛存放——就是先期回来的那四艘战舰和18艘中型渔船所载物资。济州府虽然是翟从谔的防地,但其码头却归东岸人管理,东岸人在这里修建了一些木质仓库,用于临时存放各类物资。毕竟冬天的时候很多移民就是从这里登船出发前往澳洲的,因此预先储存大量物资是很有必要的。

  这次总计22艘先期返回的船只共运回来了大约六千石粮食、五百头牲畜,以及三千多名志愿离开大陆的明人百姓(多为反正的如皋县乡兵及其家属)。这些人此时正被安置在码头上,“陪同”他们的还有孙守忠带着的那千余名乡兵。

  孙守忠在东岸大军兵临如皋县城下时,率部擒杀了几名力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