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三十五章 博览会 二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食在这些地区卖不上价,但是布匹或金属制品确是需求甚大,利润颇高。当地的荷兰商人喜欢用这些商品去和印第安人贸易,收取他们手中的皮买或其他什么好东西。就如同他们在东印度群岛用印度棉布和泰国大米。从当地土人手里收购香料一样,他们是天生的商人。善于在各方之间通过贸易赚取高额的利润。

  库艾特船长看了看琳琅满目得商品,然后又看了看兜里的银行汇票,深深地叹了口气:只能再等等了。而就在库艾特船长无奈等待的时候,在展区的某个角落里,约翰希尔和乔治汉普顿已经商量妥当,他们决定在东岸人这里采购大量的棉布,同时再买一些金属农具和少量药品。

  棉布自然不是白棉布了,而是染色布和印花布。白棉布在此时的英国市场不是很大,英国的普通人穿的主要是麻布——进口自德意志的西里西亚地区,而有钱人穿的则是呢绒。至于说东印度公司运回来的印度棉布,那主要还是销往国外市场——这项生意占到了东印度公司15%左右的利润。

  不过白棉布没生意,不代表染色布和印花布也没生意。东岸人织造出来的棉布非常致密,有的品种也非常厚实,非常适合在英国那种气候环境下穿着。再加上那鲜艳夺目的颜色,希尔二人认为还是很有市场的。特别是如今英国的局势相当混乱,地方保护主义荡然无存,他们可以很方便地销售这些商品。

  金属农具当然也是英国急需的,一些刚刚结束战争的地区正在恢复农业生产,对高质量的金属农具需求很大。至于说药品嘛,那就更是一个取之不竭的财源了。就英国那种潮湿阴冷的气候,得风湿的人不要太多,如果阿司匹林真有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有效的话,那么在英国一定会大有市场的,这一点希尔非常有信心,而这也是他少量购买了一些回去试着销售的原因所在。

  而到了下午三点钟的时候,几名头戴花帽的奥斯曼商人进入了会场,这就是更是引起了人们的瞩目。这两人是霍尔尼西安家族派来的代表,虽然说东岸人将奥斯曼帝国市场当成了自己的自留地,准备独自经营,但既然人家自己上门采购,总不能拦着。况且这也是好事,还给东岸人减少了海运风险呢。

  奥斯曼人关注的目标始终是东岸人最新推出的肥皂。肥皂有高档品和低档品之分,高档品显然是用鲸油或海豹油制造而成的,低档品的原料就是普通的兽脂(牛油)了。这个年代的伊斯兰世界毫无疑问是比较文明的,好,至少他们洗澡洗得比基督世界的人勤,奥斯曼帝国的叙利亚地区就是传统的肥皂产地。

  不过奥斯曼帝国的肥皂是用传统方法手工生产出来的,杂质多、效果差,有的还含一股异味,自然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