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七章 战争机器(六)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炮兵连目前正集中在城东郊靶场内进行各项训练。与他们一起进行训练的,还有由部分民兵和八旗旗人组成的南非工程营和辎重营。值得一提的是,这两支部队都是没有军籍、甚至连服装也没有统一的临时部队。不像南非骑兵连和野战炮兵连,这两支部队虽然是地方部队,但士兵们都是脱产职业军人,由河中堡地方财政实打实地支付工资的。而这两支所谓的工程营和辎重营。说穿了其实就是地方民团武装而已,因为战争临时组建。打完就撤销建制,工资比起正规军来自然也是极少的。南非驻屯军司令部给他们准备好工具(工兵铲、铁锹、十字镐等)、少量武器、口粮和酱菜,他们来报到训练,为前线的战兵们作战提供后勤保障。

  训练期间每个士兵每月只有1-2元不等的工资,军官和士官们则要稍微高一些。这两支部队除了少量带队军官和士官由河中堡民兵组成之外,大部分士兵都是出身八旗的南非土著自由民。这些自由民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没能跻身武士阶层,因此平日里的生活很不如意,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此次大战来临,莫茗大笔一划,在这些人中挑选了身强体壮的三百多人编入了新近成立的南非工程营,然后又挑了六百多人编入了负责此次大战后勤运输的南非辎重营。

  以如今东岸陆军大大超出同时代欧洲的火力输出密度,这相应的对后勤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了起来。而且,随着火炮的大规模列装,这对道路交通的要求也越发地高。因此,组建专门的工程部队和辎重部队势在必行,而这也是陆军部在前次大裁军当中坚持保留住工兵部队和辎重部队的原因所在。

  在河中堡上下都在进行着紧张训练的情况下,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了。5月5日,新任南非战区最高长官、南非开拓队队长、南非保安司令莫茗搭乘运兵船返回了河中港。与他同来的,是新近调入南非驻屯军序列的精锐的陆军第1连和配属给陆军指挥的一个炮兵连(独立野战炮兵第1连,四门火炮)。至于陆军第103连,则大概在五月中旬抵达河中港。

  由常开胜担任连长的陆军第1步兵连号称全军第一连,长期驻守在首都地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还是特殊的大连队编制。所谓大连队编制,是目前陆军部正在研究的一种新编制。因为很多基层军官反应,目前每排16人(排长1人,士兵15人)的编制在排队齐射中显得火力略有些单薄,因此陆军部就拿第1连当试点,将每排人数改成了21人(排长1人,士兵20人)。再加上一些扩充的枪匠、伙夫、军医、传令兵、旗手等人员,陆军第1连的规模史无前例地达到了240人,远超普通连队180人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