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五章 哈巴罗夫的抉择 二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勤运输条件。除了速战速决别无他法,这就是清军的死穴!反观我军,清军始终不能阻拦我们接收由海军炮艇运来的物资。这就注定了他们的失败。这仗没有悬念了,清军撤军是时间问题,这次要抓住机会,给他们长长记性!”常开胜高兴地朝跟在自己身后得保安团临时团长王世传说道。

  “末将遵命。”王世传立刻大声答道。他是流贼出身,担任过山东大顺政权的县令,后来在烟台的抗清军政大学学习了一阵子。便被调到了阿穆尔河羁縻地担任地方管理工作,也算是能文能武了。这些年东岸在阿穆尔河流域的经营可谓是一步一个脚印。稳健无比,王世传本人及其家族,也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新兴权贵,他们代表着东岸的意志,经营地方、归化土人、抗清拒俄,总得来说是相当可靠的一群人。

  此番出征,王世传在庙街及附近地区大举征兵,各部落摄于东岸人的威望,也都派了一些出色子弟前来参军,几天之间竟然就募集到了数百精锐。而当他汇集了恒衮寨、江东寨、共和寨以及伯力寨等地的丁壮后,黑龙江保安团已经历史性地达到了一千三百人的编制。

  这些人骑术出色,部分人(主要是生活在庙街港附近的部族)在经过多次训练后,个人战技也相当不错,对东岸配发的武器也很熟悉,因此形成战斗力那是相当地快。他们一路走一路训练,当九月份抵达伯力寨的时候,虽然磨合尚有些问题,但基本的战斗力还是形成了,与清军正蓝旗的旗丁们(主要是余丁,有少许甲兵)交起手来丝毫不落下风。甚至于,一些野蛮的赫哲人打得兴起,拿出平日里猎熊的本事,下马步战都能击退那些略显孱弱的八旗余丁。只是在遇到清军利用人数优势的猛攻时,他们才不得不撤入城内防守,以暂避清军锐气。

  常开胜所说的时机在三天后终于来到了,此时清军在连番猛攻之后伤亡不轻,全军都有些疲敝。且营内粮草极为缺乏,已不能支持很长时间,依靠后方转运又遥遥无期,因此沙尔虎达萌生了撤军的念头——虽然攻打黄衣贼的城池再度以失败而告终,回去之后免不了受到上级责罚,但总比全军覆没把自己交待在这里要强吧?

  因此,9月23日,当驱使一波部落民辅兵及朝鲜鸟铳手攻城失败后,沙尔虎达果断下达了撤军的命令。城头上早就注意着清军一举一动的常开胜立刻下令黑龙江保安团做好出击准备,轮休待命着的七百骑手全副武装,整装待发;而在伯力寨以西二十多里处,哈巴罗夫带着的三百余哥萨克也已经渡过了一条阿穆尔河的小支流,准备加速赶往伯力寨附近,进行军事投机。

  9月23日夜,出击的黑龙江保安团骑兵在伯力寨以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