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一章 贸易的美好时光 三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意味着私人个体户很难进入这个领域,适用于工厂化大生产),比如使用素色网织物来加工的花边刺绣机等。

  不过即便这些都没说到,光介绍的那些已经足以令这帮西班牙土包子们惊讶了。特别是在白玉堂等人带着蒂亚戈去了三家厂的库房,并抽检了许多堆放在那的成品后,他们就更是不能淡定了,恨不得立刻就将这批货物运到加的斯,以缓解国内的商品短缺之苦。要知道,现在英国人的舰队一直在西班牙外海晃悠,其进出口贸易大受影响,百姓和贵族的不满情绪日益堆积,确实需要疏导了。

  下午的时候,白玉堂又与蒂亚戈等人参观了一下东岸纺织工业总局独资的罗洽被服厂。这家厂位于纺织路4号,设立时间不长,目前只有272个工人,拥有多座缝纫机加工被服。这些缝纫机的最高速度达2000针/分钟,还有装在机械连杆末端的使用蒸汽动力的熨铁——只需人力加以引导而无需人力推动——工作效率极高。

  除此之外,该厂还有许多特别设计的剪裁衣服的机械,比如他们在剪裁衣服的时候就喜欢将许多层衣料叠起来,在最上面一层用粉笔勾画出样式,然后再用动力驱动的轮带刀垂直地进行切截,非常有效率——没办法,谁让东岸缺的就是人呢,各厂就只有挖空心思设计各类机械以节省人力了,至于说设计的思路,其实多半很简单,模仿的就是人的动作而已。当然这类“低级的大规模生产”自然无法产出多么精美的商品,那往往需要心灵手巧的女工来制作,但就军用、普通民用来说确实是非常适合,因为成本低廉,质量也还凑合。

  “整个罗洽被服厂全部的蒸汽缝纫机、机械熨铁、剪裁机、钉纽扣洞的机器等设备加起来,所使用的动力也不过才区区160匹马力而已……”这是白玉堂从资料上看到的一段话,当时就很惊讶,参观了工厂后就更是惊叹了,并深为祖国工业的发展而感到自豪——当然这类详细的工厂数据,就不足为外人道了,西班牙人只需走马观花看看即可。

  在花几小时参观完被服厂,并同样抽样查看了一下仓库内的成品后,众人便驱车离开了厂区,然后住进了罗洽县政府设立的招待所。第二天,一行人又驱车顺着国道,到罗洽镇外的郊区参观——这里同样聚集着一个纺织产业带,但主要是私人小企业和个体织户为主,比如白玉堂等人就见到郊区很多简陋却光线充足的木棚下,一些白发苍苍的老妪正使用手摇织机生产各类“特殊款式”的被单,被单上织了一些字,多半是圣经上的诗句,看来是出口到秘鲁总督区的。这些老人的技术非常之精湛,很多人是全家移民而来的苏松杭织户的亲属,所生产出来的商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