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四章 南太平洋 六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这会纷纷围拢到灶头,只见锅里正炖着一大锅菜,有蛤蜊、贻贝、豆腐、萝卜、土豆、肉还有蔬菜,几乎都是本地特产。鲜美的蛤蜊、大如手掌的贻贝、嫩白的豆腐、喷香的鹿肉(或许还混杂了些猪肉,盖因本地的环境非常适合养猪)以及诸如萝卜土豆等蔬菜,那味道绝对能让人吃了赞不绝口,而且营养绝对丰富,非常适合冬天干了重体力活的人,以至于这道菜几乎已经成了奇洛埃岛闻名遐迩的特色菜。

  烧饭的厨师一瘸一拐地走了过来,他是本地第一批开拓的老前辈了,只见他用巨大的铲刀将一众将手伸进锅里捞吃的“爪子”打开,然后拿起一个大海碗,盛了满满一碗炖菜,端到正安坐在一边抽烟的刘建国面前,道“小崽子们也没个规矩。”

  “开饭!”刘建国搁下烟斗,笑眯眯地说道,这引起了一阵欢呼。

  “粮食还是不能自给啊!”吃了几块贻贝后,刘建国指着摆在面前的一碗米饭,说道“县里今年才头几个月,就已经委托南铁公司从秘鲁进口了一千吨谷物,花费了很多钱,这不好,必须改变。”

  “谁让人口增速太快了呢。”一位年轻的兵团堡官员端着深不见底的海碗坐到刘建国对面,一边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啃着骨头上的肉渣,一边说道“上半年一下子增了好几千人,县里本就没甚积储,耕地和草场也不够,难得很啊。要不是我们这里海产品还算丰富,环境也适宜土豆生长,刘县长,我说句不中听,咱这两万人都得饿肚子。”

  话说随着廖逍遥在清国淮安府展开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大量的淮安府移民从1658年下半年(准确地说是10月中下旬,北风乍起的时候)就开始登船经拉包尔抵达澳洲金山港。然后这些移民开始“兵分两路”,一路沿着澳洲南海岸向西航行至孤山港(这一路占据了绝大部分),一路则在稍事休整后,顺着风高浪急的南太平洋航线直朝智利南部海域行去,并最终在阿劳坎港上岸,这一部分大概有七八千人之多。

  上岸的这七八千人中,大概有一半会经南锥两洋铁路抵达兴南港,然后等待船只返回本土,而剩下的一半则由南铁公司就地消化——目前来说看样子被打发到了奇洛埃岛垦荒了,毕竟那里的环境和气候算是不错的了,而且也有前期打下的基础。

  不过,观海县诸人也隐隐约约听说,这一批数千人可能远远不是全部。因为廖逍遥在清国“搞的新闻太大”、移民太多,今年可能仍会有相当一批清国移民会跨海来到奇洛埃岛定居,至于数量如何那就不得而知了,但应当不会少于五千人,这就很麻烦了!不靠上级支援,县里即便是勒紧裤腰带也是养不起的,毕竟这是占到了全县四分之一数量的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