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七章 山东大旱 二_3485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岸控制区展开贸易,清国官员也睁一眼闭一只眼,成了利益共同体,故济南、青州、莱州(莱州本来就不怎么归清廷管)三府沿海之处清国民众民间船只保养量开始大幅度增加也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了。

  而船只多了,自然百姓们的活动范围也就更宽广了,因为他们可以不仅仅被局限在陆地上了,尤其是在如今山东大旱、赤地千里的困难局面下,很多山东西四府的民众出海逃荒,其目的地嘛,主要还是东岸控制区,其次甚至还有去辽东的——你可别以为不可能,因为山东历史上灾害频繁,很多人出海逃荒,历史上康熙年间泛海偷渡去辽东并成功垦荒的就有十几万人,而死在路上或没能留下来的就更是不知凡几了;而等到乾隆四十一年,据后世葛剑雄的《简明中国移民史》记载,已经先后有180万山东人偷渡到辽东垦荒了,只不过这些人中的绝大部分,都没有被纳入人口统计罢了。

  这样规模的偷渡移民,除了说明山东灾害频繁(地震、旱灾、蝗灾、黄河决口等)、官府赈济不力以外,就只能说明山东人的闯劲了,而这无疑是东岸人喜欢看到的。无他,又多了很多自带干粮的移民了呢,治下的大片白地终于有人来填了,能不欢喜么?

  也正是基于这种想法,登莱开拓队队长梁向俭便与海军协商,让他们将除了“加的斯岩石”号以外的其他大型战舰都调了过来,沿海巡视、接应山东西四府的逃荒移民,顺便震慑下清国,让其无法阻挠这些从海路离开的移民顺利抵达目的地。

  丁震上尉理所当然地接受了这个任务,随后在稍稍补给了一些食水后,“北极星”号轻巡洋舰便离开了掖县码头,朝莱州湾一带巡逻而去。六月的辽海景色优美,碧空如洗、海面阒然,甲板上的气温刚刚好,阳光照在人身上微微有些暖意,也就船舱里有些闷热罢了。

  “水温18度,先生,正是钓鱼的好天气。”有测完水温的水手笑着朝和蔼的军官打招呼:“东南风四级,我感觉巴塔哥尼亚近海的气温也就如此了,希望不会遇到清国人的船只,我不想用12磅舰炮去欺负他们那些小舢板。”

  “不,中士,需要修正下你的小错误。”一名年纪有些偏大的壮年军官回应道:“清国平民的船只不在我们的攻击范围内,相反,我们应该护送他们平安抵达我们的控制区。当然如果清国海军的战船(如果有的话)妄图阻止这一切,那么我们可以开火,反正事后坚决不承认就是了。再说了,我听说清国已打算撕毁停火协议,大举南征,因此,向清国的武装船只开火,我们在道义上没有任何可被指摘之处,一切都是他们自找的。”

  话说自从清廷定下南征统一全国的大计后,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