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四章 河间(二十三)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严防死守,坚决不能出什么幺蛾子,当然本职工作也要做好,保义河大堤是县里好不容易筹集资金搞的项目,同时借了国家巴拉那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即传说中的“五十年1500万中央投资”的东风才开工的,确实不能有任何闪失。

  当然了,以戈什金建筑公司劳务工的来源,也基本不可能出什么间谍案子,这概率太低了,因为他手下的非国民劳务工主要成分就是俄国人不一定是俄罗斯人,但主要来自俄罗斯帝国这些蠢货,在戈什金看来除了与牲口一样干体力活外,办其他什么事都能搞砸!让他们当间谍,你简直太看低间谍这个职业所需要的素养,太高看他们的能力了!

  另外,俄罗斯本身目前也没那个本事派遣间谍窃取技术,而且东岸的技术层次对他们来说有点高了,不是太适合,因为他们就连最基础的东西都还没玩好呢。君不见,俄罗斯人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通过荷兰商人、英格兰商人招募欧洲二三流的工匠,以帮助他们提升俄罗斯那可怜的工业实力,只不过因为基础的不牢靠,这么多年进展有限罢了。而这种粗浅的东西都没玩好,你就想学东岸的蒸汽机技术、化学染料工业、铁路机车、200吨水压机了吗?你就连砖瓦轮窑都玩不转吧?所以,对于来自俄罗斯的非国民劳务工,东岸人用得还是比较放心的,因为出间谍的概率不大,不过该防的还是得防,这没有疑问!

  而话说随着俄罗斯帝国对地方上管控的加强,以及北方一些省份层出不穷的告状事件的集中爆发一些俄罗斯人想去监狱里探视自己的亲人时,却被典狱长告知自己的亲人已经死亡或者干脆就是置之不理、拒绝探视使得俄罗斯帝国的官僚体系终于开始了动作,加强了对地方上的管制,严厉查处了一些倒卖人口的事情,使得某些做得太过火的典狱长也锒铛入狱。这些政策的转变,无疑给了戈什金建筑公司一记重拳,使得他们招募移民的能力减少了不少,旗下劳务工的数量也有了明显的下降趋势毕竟每年都有不少人转正的嘛,让人头疼不已。

  要知道,在东岸共和国的建筑行业,除了资金要充足之外,人手的多寡也是实力的重要体现。原本戈什金在与巴蒂诺、门德斯二人的竞争中,靠的就是人多势众,资本方面并不如何出色。如今旗下劳务工队伍的规模竟然呈现了下降的趋势,这如何能不令戈什金愁上心头呢?长此以往,还怎么承揽项目!

  为了扭转这种被动的局面,戈什金除了派出大量人手返回俄罗斯,试图用钱重新打通关系之外,他也与东岸国家情报总局这种机构展开合作,派遣精干人手与东岸的情报人员一起深入顿河流域的草原,试图接触目前正在那边流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