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三章 战前的经济繁荣(二)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多雇佣兵出生入死打一场战役也就能赚这么多,很多时候还要面临被拖欠的风险,拿到手的钱大概率低于十圆。东岸,果然富饶!

  与酒馆毗邻的是一家茶馆,即著名的高山流水茶馆。这家茶馆的创始人其实很有意思,将近二十年前才在首都东方港开了第一家店,但在二十年后的今天,光在第一大城市青岛港就拥有了八家分店,且经营状况都非常良好,是东岸城市居民经常光顾的休闲场所。

  很多人犹记得,在五年前高山流水茶馆为了扩大经营而公开招股时,一下子募集了超过十八万圆的资金,轰动一时。改组后的茶馆成了公共有限公司,创始人家族因为优先股的存在仍然掌握着经营权,而且他们当然很能干,先是通过企业并购的方式收购了一家名气极大的老牌点心铺子,然后将其产品(各色点心、面包、甜品)纳入高山流水茶馆的经营范围内,再一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目前,这家神奇的企业已经在东岸数十座城市拥有了两百多家分店,股东里面包括了东岸公司拆分后形成的各种资产管理公司、投资公司,甚至就连政府的公共资产管理委员会都入了一点股份,已经实打实地成了一家明星企业。

  其实,像高山流水茶馆、孙春阳南货铺这类连锁企业能在全国各地攻城拔寨,并打败本地化的食品铺子、杂货铺,这本身就说明了东岸各地都存在着一个相对庞大的中产阶级。这些人对于高端点的私人定制之类的服务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但对低端的茶铺、杂货铺也不愿涉足,因此这类中档食品企业、百货企业就填补了他们的消费需求,大获成功也就一点都不让人意外了。

  没说的,这是经济繁荣的象征,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有现象,旧大陆想有还产生不了呢。就拿后世英国的例子来说吧,托马斯·利普顿1876年才在格拉斯哥创建第一家食品店,1890年时进军伦敦,有了70家商店,1898年接受了阿斯奎斯(当时内阁大臣、自由党党魁的族人)、罗斯柴尔德勋爵、法夫公爵等权贵资本家的投资,迅速发展到了254家商店和3800多个茶叶经销处。

  英国的百货行业同样如此。1889年创立的哈罗德百货公司瞄准中产阶级和富人,1909年戈登·塞尔福里奇在牛津街创办的塞尔福里奇百货则瞄准工资劳动者,但不管客户来源如何,这两家企业都是连锁百货公司,发迹于一战前的大不列颠黄金年代,并一直维持到了后世21世纪仍然享有盛名。

  东岸的百货行业同样如此。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前明年间)的孙春阳南货铺目前在本土拥有一百七十余家分店,在海外殖民地及外国拥有将近三十家分店,以琳琅满目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