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五章 台地 二十一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些东西(如夏尔马马德拉甜酒铅锡矿石等),最后经东属佛得角的横海岛穿越大西洋,顺着巴西暖流一路南下,经交河镇海青岛等港口后,最终抵达了海安港。而这里,其实也是他们即将再次横渡大西洋前往东印度群岛的起点。

  他们进港时正好有一艘同属于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出港。与他们不同的是,这艘船似乎很久没回联合省,它的船长和水手们似乎热衷于在远东和东岸本土之间倒腾货物,以牟取巨额利润:他们这艘船只运来了大量的远东货物,其中来自印度的奇奇怪怪的东西先不谈,单就说他们不知道从哪儿搞来的中国纺织品——其实多半是从南明清国境内走私来的——就在东岸本土卖上了大价钱,比如各色缎子各色带格卷缎线缎花缎细绸料等等,在东岸本土大受欢迎。

  他们同样也采购了大量的普通白色生丝有色散丝,数量极多,不过已经在来这里之前被全部卖给了罗洽纺织厂,换成了舱室里满满的金属农具五金工具等东印度群岛急需的物事。此外,他们还采购了一些特别的东西,比如昂贵的麝香,并在青岛港这种大城市被人以一个惊人的价格买走了——这可不是开玩笑,因为很多年以来,一般每年只有不到一百公斤的麝香从远东运回,非常金贵,因为产地远离海岸线,路上需要经过的大小关卡又极多,出售不易的缘故,所以一般都能卖上天价。

  “中国人相当的白,除了那些被太阳晒黑的。他们绝大部分长得都很想象,短鼻子小眼睛眉毛短而黑脸颊宽大,耳朵很大,头是黑的。男人都剃,仅在头顶留一簇,能长多长就多长,梳一根粗而硬的辫子。他们自从被鞑靼人统治后就开始这样梳头,而过去是让头长满了整个脑袋,我们在巴达维亚和广州见到的中国人还是这样的……”

  “他们谈吐文明,举止文雅,勤于社会生活,做生意特别有天赋。但他们同时多嘴好问,喜欢收礼物,顽固骄傲并且多疑。见面时,他们会举起手,但既不拥抱也不碰礼帽,也不移动双脚,只是微微弯腰,嘴里说好啊好啊,这是一种友好的致意与问候,以此来表达他们的各种祝愿。职位低的人碰到职位高的人要下跪,言语和姿态必须表现出谦恭……”

  “清国是一个大有潜力可挖的市场,他们对火绳枪燧枪火炮优质板甲的需求量极大,为此不惜慷慨地给予我们一个很好的对价。他们同样需要军事战术方面的援助,雷岑施泰因男爵和他的老伙计们就在天津过得很愉快,清国人的长官图海将军非常尊重他们,对于他们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雷岑施泰因男爵卓有成效的工作极大提高了他们原本尚处于中世纪的军队的战斗力。男爵阁下去年(166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