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九十章 操碎了心的谈判 一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者强制要求所有与欧洲贸易必须通过秘鲁利马,便于其征收税利该计划严重损害布宜诺斯艾利斯贸易商的利益,也导致了当地的走私业盛行,同时不可避免培育了对西班牙殖民当局的仇怨。西班牙国王查理三世由鉴于此,于18世纪晚期做出来意味深长的决定:终止该贸易政策并宣布布宜诺斯艾利斯为港口葡萄牙港口波尔图遭英军占领也加速了对通过大西洋航路的贸易需求。然而国王安抚修正的行动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一部分精通法国大革命理论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民对脱离西班牙的独立活动越发渴望。在英军入侵拉普拉达地区的行动中,两次英军攻击布宜诺斯艾利斯均由当地民兵击退。

  1810年5月25日,当地西班牙裔市民趁西班牙忙于半岛战争和一周的和平示威后,驱逐西班牙总督并建立临时政府。

  1816年,阿根廷后来从西班牙独立,五月二十五日成为为阿根廷国庆日五月革命日。

  19世纪,阿根廷关于集权者和联邦者爆发的冲突大多数源于分歧:历史上布宜诺斯艾利斯是阿根廷崇尚自由和自由贸易理念的首善之区,特别是与宣扬保守天主教方法治国的西北地方相比而言。五月二十五革命后,一群军人特使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到各省争取支持,大多数使团流于暴力冲突,该事件也加剧了首都和地方的关系紧张。

  19世纪中,布宜诺斯艾利斯遭到2次海军封锁:1838至1840年遭法国包围1845至1848年遭英法联合远征军封锁两次妄图使布市屈服的包围均以失败告终,外国强权也放弃了其要求。

  布宜诺斯艾利斯

  布宜诺斯艾利斯

  19世纪绝大多数时期,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政治地位仍是敏感议题。虽然其已为阿根廷首都,1853至1860年为脱离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国首府,但是该议题仍不断引发战争直到1880年阿根廷联邦政府最终宣布其归联邦直辖并为联邦政府组成部分,市长由总统任命。

  19世纪下半叶,除了潘帕斯草原赋予的财富外,铁路建设也便利了市内工厂的原材料运输,增强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经济实力。作为新兴的多元文化城市,布宜诺斯艾利斯也与欧洲强国的首都相比高低,科隆剧院跻身世界顶尖歌剧院。1880年至1940年城市修建了其主要大道,南美当时的最高建筑和首条地铁系统。

  1920年代,布宜诺斯艾利斯是欧洲,阿根廷其他地区和周边国家移民者趋之若鹜的目的地。由于受20年代经济危机影响,大批农场主和农民移迁到都会区外围,造就了第一批贫民窟,加剧了社会矛盾和阿根廷作为富裕之地的形象形成反差。

  1914至1935年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