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七十七章 风起云涌 三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多雾,潮高流急,多旋涡逆流,海上时有浮冰,不利于航行。所以这里一直以来成了一个人迹罕至的海域,大西洋和太平洋被分隔在海峡两边。

  地理位置编辑

  麦哲伦海峡位于南美洲大6南端和火地岛、克拉伦斯岛、

  麦哲伦海峡

  麦哲伦海峡

  圣伊内斯岛之间。由地壳断裂下陷而成,长约563km,宽~32km,海峡内寒冷多雾,并多大风暴,是世界上风浪最猛烈的水域之一。

  巴拿马运河通航前,是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航道,152o年为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先通过,因此而得名。

  东连大西洋,西通太平洋,东西长58o千米,南北宽~33千米。海峡被中部的弗罗厄得角分成东西两段。西段海峡曲折狭窄,入口处宽度48千米,最窄处仅千米,水深较深,最深处达117o米。两侧岩岸陡峭、高耸入云,每到冬季,巨大冰川悬挂在岩壁上,景象十分壮观,每逢崩落的冰块掉入海中,会出雷鸣般巨响并威胁船只航行。

  东段开阔水浅,主航道最浅处只有2o米,两岸是绿草如茵的草原景观,海峡处于南纬5o多度的西风带,强劲而饱含水汽的西风不仅给海峡地区带来低温、多雨和浓雾,而且造成大风、急浪,是世界闻名的猛烈风浪海峡,不利于航运展,但在巴拿马运河开通前,是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间的重要航道。

  在南美大6和火地岛之间,有一条十分迂回曲折的海峡。它的西段呈西北—东南走向,中段南北走向,东段

  麦哲伦航行图

  麦哲伦航行图

  又从西南折向东北,自西至东,拐了一个直角弯。中、西段的海岸也很曲折。两岸陡壁耸立、海岬、岛屿密布。峡中风大多雾,潮高流急,多旋涡逆流,海上时有浮冰,不利于航行。所以这里一直是一个人迹罕至的海域,大西洋和太平洋被分隔在海峡两边。

  历史编辑

  16世纪,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自信在此终有一条通往“南海”(太平洋的航道)。

  他于15

  麦哲伦

  麦哲伦

  19年9月2o日率领一支探险船队开始航行。到达南美洲东海岸后,沿着海岸前进,在第二年1o月21日进入他要寻找的海峡。经过一个多月的艰难航程,战胜了死亡的威胁,终于在11月28日驶出海峡,进入风平浪静的太平洋,为第一次环球航行开辟了胜利的航道。后人为了纪念麦哲伦对航海事业作出的贡献,把这段海峡称为麦哲伦海峡。

  麦哲伦海峡全长592公里,宽窄悬殊,深浅差别也很大。最宽的地方有33公里,最狭处仅3公里左右;最深处在千米以上,最浅的地方只有2o米。当年麦哲伦率领船队在海峡航行时,夜晚曾见南边岛屿上升起一个个火柱。这是印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